过刊目录

  • 2008年, 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3-15
      

  • 全选
    |
  • 高金锋, 张慧成,  高小丽, 卓 嘎,
    2008, 31(2):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西藏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 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分析等方法对西藏80 份苦荞资源的7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苦荞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
    多样性, 其中主茎粗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6.7 %。千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偏相关, 生育期
    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偏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西藏苦荞7 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 个主成分,
    其累积贡献率为86.04%, 以主茎因子贡献率最高, 为41.11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 将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
    11.61 水平上可聚为4 个大类, 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大粒型、株高中等小粒型、植株矮小大粒型和植株高大茎秆粗
    壮型。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苦荞资源中植株较矮、大粒是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 张晓红, 韩胜芳, 张振海, 杨春燕, 王冬梅
    2008, 31(2): 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培方法, 在低磷(LP)和高磷(HP)水平下, 对河北省广泛种植的17 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 旨
    在筛选大豆耐低磷基因型, 为合理布局大豆种植品种, 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 中黄
    15' 、` 中黄19' 、`Nf37' 与` 中黄10' 、` 冀黄13' 相比, 在根干重、冠干重、根系活性吸收表面积、植株磷含量、分泌
    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差异显著, 确定了` 中黄15' 、` 中黄19' 、`Nf37' 为耐低磷基因型,` 中黄10' 和` 冀黄
    13' 为不耐低磷基因型。
  • 刘海龙,  杜 娟,  吴立柱,  孙敬磊,
    2008, 31(2): 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胁迫因子处理拟南芥的最佳浓度及其生长的临界胁迫浓度, 以期进一步采用拟南芥基因缺失突变
    体, 以PEG 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 作为盐胁迫因子,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探讨了拟南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
    及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干旱和高盐胁迫影响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
    10 %(PEG-6000)和150 mmol L;幼苗生长的临界值分别为25 %(PEG -6000)和250 mmol L NaCl。随着干旱
    胁迫和NaCl 胁迫程度的增加, 丙二醛及脯氨酸的含量均明显增加。表明随着胁迫条件的加重, 拟南芥幼苗质膜
    受到氧化性伤害, 并通过合成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机制对胁迫因子产生响应。
  • 唐晓敏, 王文全, 马春英,
    2008, 31(2): 16-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甘草药材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甘草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
    应,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设5 个水分处理(20 %~ 30%、40%~ 50 %、60% ~ 70 %、80 %~ 90 %、100 %), 研究
    水分胁迫对甘草的生长状况、叶片水分状况、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含量的降
    低, 相对含水量(RWC)降低R28 , 20 %~ 30 %和40%~ 50%处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 导致膜损伤, 质膜
    透性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岐化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及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
    于其他处理。说明甘草自身通过抗氧化酶系及渗透调节物质之间的协调维持代谢平衡, 但20%~ 30 %处理的
    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说明过度干旱不利于甘草的生长。
  • 轩淑欣,  张成合,  申书兴,  陈雪平,  李晓峰
    2008, 31(2): 2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了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结球甘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 同源四倍体
    终变期染色体构型复杂, 有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出现;中期Ⅰ 及中期Ⅱ 有个别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
    外;后期Ⅰ 出现落后染色体、提前解离的姊妹染色单体及染色体的不均衡分离;后期Ⅱ 每极染色体数目变化较
    大;花粉的整齐度和生活力明显降低;讨论了造成四倍体结球甘蓝花粉育性比二倍体低的细胞学原因。
  • 袁文焕,  王新娥, 刘建敏, 张成合,  申书兴
    2008, 31(2): 27-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白菜、菜薹、结球甘蓝、芥蓝、花椰菜和四倍体菜薹与二倍体芥蓝种间杂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旨
    在为研究其亲缘关系及品种鉴定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四倍体菜薹与二倍体芥蓝的种间杂种包含2 个菜
    薹的染色体组(AA)和1 个芥蓝的染色体组(C), 为异源三倍体(AAC)。结球甘蓝、芥蓝和花椰菜的染色体的平
    均相对长度基本相同, 大于大白菜和菜薹, 但变异系数小于大白菜和菜薹。大白菜和菜薹的核型类型属2B 型,
    而结球甘蓝的属3A 型, 芥蓝和花椰菜的属2A 型。
  • 文宏达,  李淑文, 高如泰,  张会永,
    2008, 31(2): 31-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栗钙土农田的优质、高效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科学指导, 以稀植经济作物小南瓜为材料, 采用田间小
    区试验, 研究了冀西北高原覆膜、聚土措施的集蓄水量、产量及作物耗水特征。结果表明:垄沟覆膜与聚土措施
    均可增加集蓄水量。垄膜处理耗水量最高, 沟膜集水减蒸作用明显, 耗水量较小。聚土处理中以聚60 cm 熟土
    处理耗水量最大。不同覆膜方式下, 小南瓜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 以沟膜处理小南瓜产量均值最
    高, 达到7 394.5 kg hm2 , 平均比无膜和垄膜处理增产22.67 %和10.55%。不同聚熟土深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也
    达到显著水平(P <0.05), 以聚40 cm 处理产量均值最高, 比聚土20 cm 和60 cm 处理平均增产17.17 %和
    33.26%。小南瓜水分利用效率以沟膜+聚土40 cm 处理(F2)最高, 为20.69 kg (mm·hm2)。沟内覆盖地膜并
    积聚40 cm 熟土, 可以明显集蓄降水, 减弱无效蒸发, 促进小南瓜根系发育, 可作为本区旱作高效生产的一种主
    要技术措施。
  • 吴桂林,  王克勤
    2008, 31(2): 37-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随机区组中的单因素试验方案, 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 京欣2 号' 的营养、果实生长及果实品质进
    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京欣2 号' 生长周期为15 d 左右。当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92 %~ 81.24 %时,
    LAI 在1.32 ~ 1.44 之间。此时, 西瓜群体的通风、采光状况都比较好, 西瓜叶片光合作用提高;且植株生长快,
    长势健壮, 果实膨胀快, 品质好。
  • 李向彬,  蒋继志,  郭会婧
    2008, 31(2): 42-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引起草莓根腐病主要致病菌之一的石楠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photiniae)的致病机理, 对该病
    菌的致病物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证实除去病菌菌体的培养滤液中存在致病活性物质的基础上, 经硫酸铵沉淀
    法得蛋白类致病物质, 用乙酸乙酯萃取毒素类致病物质, 然后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测定致病活性, 并对其基本性
    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蛋白类物质无致病活性, 毒素类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病活性;毒素类致病物质是一
    种相对分子质量在10 kD 以下的小分子物质, 且热稳定性较差, 不同pH 值致病活性差异显著, pH 2.5 时致病活
    性最强。
  • 刘孟纯,  张子德,  李 华,  杨晓光,  李夫庆,  赵丛枝
    2008, 31(2): 45-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同浓度(10 、20 和40 mg L)茶多酚(Tea poly phenols, TP)对切花月季`法国红' 的瓶插寿命和相关抗
    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求一种新的切花保鲜剂组分, 为切花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TP 浓
    度为10 、20 mg L 时, 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分别延长1.9 d 和3.5 d, 而浓度为40 mg L 时, 反而缩短切花月季的瓶
    插寿命, 并且浓度20 mg L 时, 可提高瓶插前期切花花瓣内CAT 、SOD 和POD 的活性, 降低MDA 含量。
  • 彭艳芳,  刘孟军, 赵仁邦,  李振侠, 刘晓光
    2008, 31(2): 48-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PLC 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
    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
    葡萄糖和半乳糖, 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很低;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在枣果发育前期逐渐增加, 临近白熟
    期达最高值, 随果实着色成熟又有所下降;枣果游离单糖中的酮糖只有果糖, 醛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各约
    占50 %, 另有少量的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 夏尚光,  张金池,  梁淑英
    2008, 31(2): 5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盐碱地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木栓榆(Ulmus thomasii Sarg .)、厚叶榆(U .crassifolia)和白榆
    (U .pumila)的1 年生盆栽苗为研究对象, 测定其在不同浓度NaCl 胁迫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C)、叶绿素
    (Chl)、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等项指标, 结果表明:随着NaCl 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的
    延长, 各种幼苗的Pro 含量均逐渐增加, 初期上升不明显, 中后期增加显著, 但木栓榆和厚叶榆Pro 增幅比白榆
    小;白榆叶片RC 上升最大, 木栓榆最小;白榆的MDA 增加最明显, 厚叶榆也很明显, 但增幅不大, 木栓榆MDA
    增幅最小, 膜系统最稳定。3 种榆树幼苗初、中期的SS 含量均迅速增加, 后期均先升后降, 再回落到各自的最低
    点;3 种幼苗Chla Chlb 值呈上升趋势, 白榆Chl 总量下降明显, 木栓榆和厚叶榆降幅不很明显。综合各项指标,
    木栓榆、厚叶榆抗盐能力较强, 白榆抗盐能力较弱, 属中等耐盐树种。
  • 韩宏伟, 张世红, 徐兴兴,  张 军,  杨敏生
    2008, 31(2): 57-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取来自12 个省份的17 个刺槐种源为材料, 测定各个种源在人工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钾离
    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 并进行枝条的生长恢复试验;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
    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 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17 个种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利用综合评定结果与
    种源地的地理因子(经、纬度)、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抗寒性综合
    评定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刺槐不同种源间抗寒性差异显著, 各种源抗寒能力与所在地的年均温和度年均降
    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与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判断, 中国刺槐抗寒性地理变异符合纬向渐变模式, 说明刺
    槐引种中国100 多年来, 在抗寒性上已经形成初步的地理变异。
  • 冯万忠,段文标,  许皞
    2008, 31(2): 6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保定市为例, 采集了6 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城市表层土壤(0~ 20 cm), 测定其理化性质, 并采用修正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有显著
    差异, 与自然土壤相比, 城市土壤普遍存在压实现象, pH 值呈中性和微碱性, 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偏低, 速效磷
    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肥力由高及低为:农田>林地>交通区>居住区>建筑区>商业区。在城市不同的功
    能区进行农业生产或城市绿化时, 针对土壤质量限制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 张爱莲,袁洪水, 李术娜, 周志军,
    2008, 31(2): 65-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分离获得的一株产纤溶酶能力较强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S -05,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
    该菌株产生纤溶酶的适宜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 大豆蛋白胨1.0%, Na2HPO4 0.4 %, NaH2 PO4 0.2 %,
    MgSO4·7H2O 0.05 %, CaCl2·2H2O 0.01 %;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 %, 培养基装液量30 m L(250 m L 三角瓶), 培
    养温度30 ℃, 摇床转速150 r min , 发酵周期48 h, 初始pH 7.0 ;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产酶活力(相当尿激酶活力单
    位)高达652.55 IU mL。
  • 张 启, 王 晶, 曹张军,张兴群,  周美华
    2008, 31(2): 70-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DHHJ 降解角蛋白的生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发现:该细菌与羽毛共培养24 h 后, 电镜下观察到细菌紧密地生长在羽枝上, 96 h 后羽毛完全降解;该菌所产角
    蛋白酶属于胞外酶, 胞内二硫键还原酶可提高该胞外酶活性3 倍左右。单独的角蛋白酶和二硫键还原酶在没有
    活的细菌存在下, 都不能完全降解羽毛, 这说明细菌附着在降解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也可能是由于细菌持续
    提供了一种还原剂破坏二硫键。此外, 羽毛降解过程中, 在细菌与羽毛共培养液中检测到亚硫酸盐, 说明亚硫酸
    盐解可能对羽毛降解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 张 冲,  孙纪录,  贾英民
    2008, 31(2): 74-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WP1 是一株比较优异的产生饲用复合酶的菌株, 能够产生多种丰富的饲用酶类。
    本试验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最适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主要原料, 料水比10∶8, 添加
    0.5%的NaNO3 和1%的SDS , pH 值6.0。在此条件下, 培养6 d , 各种酶的活力分别为:植酸酶943 U g , 纤维素
    酶3 089 U g , 木聚糖酶651 U g , 淀粉酶508 U g 。
  • 高素红,  吉志新,  赵春明,  何亚秋,  阎 江
    2008, 31(2): 78-82.
    以转BADH 基因抗逆稻不同株系为试材, 亲本中花8 号为对照, 研究了转BADH 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
    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不同株系稻田与对照田相比, 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基本相似, 但物种发生量不同。不
    同处理稻田中优势种类变化不大。转基因株系与对照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在结构组成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害虫亚
    群落引起的, 而各转基因株系不论在害虫亚群落还是在天敌亚群落上差异均相对较小。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
    样性、均匀度与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指标综合分析表明, 不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各项稳定性指数虽然稍
    有差异, 但都表现为相对稳定。
  • 高立杰, 高宝嘉, 侯建华,  安 哲
    2008, 31(2): 83-86.
    :为了方便稳定地获得松毛虫基因组DNA , 寻找适合于松毛虫ISSR-PCR 扩增的DNA 的提取方法, 分别
    用SDS -蛋白酶K 法和CTAB 法对松毛虫雌成虫进行基因组DNA 的提取。结果显示:用SDS -蛋白酶K 法提
    取的基因组DNA 带型整齐, 无降解, DNA 得率和纯度都较高, 操作简单无需纯化, 用于ISSR 扩增时其稳定性和
    重复性都很好;而用CTAB 法提取出的DNA 浓度低, 杂质较多, 琼脂糖凝胶电泳甚至检测不出, 此方法提取的
    DNA 作为ISSR 反应模板时需要进行纯化。
  • 陈宝江,蔡辉益,刘国华,于会民, 田亚东,李建涛,景 翠
    2008, 31(2): 87-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比例寡肽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及相关激素分泌影响, 选用体重相近的1 日龄AA 公肉仔鸡360
    只, 随机分为6 处理, 每处理6 个重复, 每重复10 只鸡, 6 处理肉鸡分别采食不同比例氨基酸与肽混合物、酪蛋白
    和游离氨基酸日粮, 试验期为3 周。结果表明:0~ 3 龄肉鸡, 肽氨基酸混合物组和酪蛋白组分别比氨基酸组、纯
    肽组生长速度提高了0.17 %~ 18.70 %, 采食量增加0.89 %~ 11.83 %, 饲料转化率改善3.18% ~ 13.66 %;血
    清激素检测表明:随着日粮中寡肽比例变化, 血清中T3 、T4、GH、IGF -I 发生规律性变化。由此可以推论:蛋白
    质的营养是氨基酸营养, 更是寡肽营养, 寡肽在促进动物生长方面起重要作用。
  • 刘 媛,  赵驻军, 王红芹, 屈 平, 张志胜,
    2008, 31(2): 93-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冰浴鸡为试材, 研究在寒冷刺激条件下对其膝关节软骨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将20 只健康蛋鸡随机
    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对照组正常饲喂, 试验组在正常饲喂的情况下每天对其膝关节进行2 h 冰浴, 持续30 d。
    取其膝关节软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关节软骨结构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软骨基
    质中胶原纤维排列呈拱形结构和薄壳结构, 软骨细胞则顺胶原纤维方向排列于其间, 结构致密;试验组软骨出现
    明显的退行性改变, 软骨表面波浪状结构低平, 拱形结构消失, 软骨表面断裂, 有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裸露, 结构
    变得明显疏松。
  • 刘 萍,  郝满良, 秦建华,  叶宝娜,
    2008, 31(2): 96-100.
    为建立小鼠乳腺炎模型, 本试验选用35 只泌乳期BALB C 雌鼠随机分成7 组, 其中6 组于产后8~ 10 d 分
    别用灭菌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50 μL 经乳头管注入到小鼠的第4 对(腹部)乳腺内, 观察
    小鼠体温、组织病理学、间质宽度、腺泡壁厚度的变化以及乳腺组织中CFU 、TNF-α和IFN -γ含量变化。结果
    表明:试验组小鼠体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T3 组明显;组织病理学显示乳腺上皮脱落, 腺泡腔内大量炎
    性细胞浸润, 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 腺泡内空泡减少, 间隔增宽, 炎症明显。而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用量的加大,
    乳腺组织的炎症程度加剧。T3 组间质宽度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 T3 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壁厚度、
    CFU 、TNF-α及IFN -γ含量极显著升高(P <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试验性乳腺炎模型
    与炎症的免疫病理过程和炎性反应一致, 可用作病理模型使用。
  • 赵 威, 宫辉力, 李小娟,  安 炜
    2008, 31(2): 10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利用多种数据源获取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城市
    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显示不同的特征:1990— 1995 年, 建
    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1995— 2000 年, 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 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
    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大, 耕地面积也有所恢复;2000 — 2006 年, 建设用地发展重点由建成区转移到远郊区县, 建
    设用地又有所增长。同时从空间角度分析建成区空间分布变化、高速公路周边5 km 范围内城市扩张强度变化,
    揭示了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规律
  • 刘京红,  梁 钲, 刘晓华,  高宗章, 董艳军
    2008, 31(2): 106-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联水泥集团南阳分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二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提出在施工中防止大体积
    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而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的措施。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降低内外温差, 预
    防收缩缝, 减少坍落度损失, 延缓凝结时间等,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 辛立民, 王铁成
    2008, 31(2): 110-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阐述了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方法, 给出基于系统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对以往求解优
    化模型时用的优化准则法进行了介绍和改进。通过实例的求解过程, 验证了改进后的优化准则法的良好效果,
    即迭代收敛速度加快。这种改进对系统失效模式较多的情况, 效果更为明显。
  • 刘 勇, 韩宪忠, 杨文利
    2008, 31(2): 114-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企业应用系统扩展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基于面向方面编程(Aspect -Oriented Prog ramming
    简称AOP)技术的解决方案, 探讨了基于AOP 的重构方法。与传统面向对象方法相比, 该方法避免了代码分散
    与代码纠缠等问题, 在降低模块间耦合度, 提高模块复用性和系统可扩展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通过对
    网通员工考量激励系统的重构, 给出了基于.Net 平台的AOP 实现过程。
  • 康 瑜, 马跃进, 张文林, 赵建国, 么 炜
    2008, 31(2): 118-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焊锤击的时机取决于温度场变化, 针对此问题, 以MZ1 -1000 型自动埋弧焊机、Υ2 mm 的H08A 焊丝
    为例, 对平板堆焊进行了模拟, 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并编制了实现热源移动的循环子程序;运用表面效
    应单元, 解决了两种不同载荷同时加载的问题, 实现了焊接温度场的三维动态模拟, 得到了不同时刻焊件的焊接
    温度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