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8年, 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7-15
      

  • 全选
    |
  • 李文龙,王 月 明, 侯春燕,张 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31(4):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大豆 品种冀豆 7 号 和 大豆花 叶病毒 ( S M v )株 系 S C 一 8 、 N 3 分别组 成感病和 抗病组合 , 运 用 电子显微镜
    比较观察 了不 同 组 合中大豆 叶片细胞 的超微结构 变化 。 结 果 显 示 : 在抗病 组 合 的 叶 肉细胞 中 , 侵 染早期 ( 接种
    8 一 12 h ) , 叶绿体膨胀 , 叶绿体 片层结构轻微零乱 , 核染色 质发 生 凝集 现象 ; 接 种 后 2 4 h , 叶绿体继 续膨胀 变形 ,
    线 粒体结构清晰完整 , 核变 形 严重 ; 侵染后期 (接种后 7 2 h ) , 细 胞核 近 乎衰败 , 双层核膜 已基本辨认不清 , 叶绿 体
    结 构基本解体 。 此 时线粒体峙突 已发 生 退化 , 只 有双层膜结构 , 内部 出现 空 虚状态 。 细胞 中的病毒粒 子很 少 , 也
    没 发现 柱状 内含体结构 。 在此过程 中 , 叶绿体和 细胞核是 最早做 出反 应 的 细胞 器 , 而 线 粒体是最 后解体 的 细 胞
    器 。 感病组合 中叶 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比抗病组合晚 了 1 0 h 以 上 , 细胞器的结构变化特征 与抗 病组合相 似 ,
    但在所观察 的整个互作过程 中 , 核 、 叶 绿体和 线粒 体的衰退 是 同步的 , 显 示 出 了 细胞被动死 亡的特征 ; 且在细 胞
    死亡 的整个 过 程 中叶绿体上 均有淀粉粒的积累 , 另 外 还 观察到线粒体 的 异 常增加现象 , 这 可 能 是为 了 病 毒粒子
    的增殖 和柱状 内含体的产生 提供能量所致
  • 张 东旭,, 张 洁,商 蕾`,张蕴伟,杨春 燕,,王冬梅
    2008, 31(4): 7-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 良好的大 豆遗传转化 受体系 统 , 本研 究 以河 北省 8 个 优质 大豆 品 种为材 料 , 探 讨 了激 素种类 、 浓
    度 、 诱 导时间等因 素对胚尖 生长过程 的影响 , 并 对胚尖再 生体系与传统 的子 叶节再生 体 系进行 了 比 较 。 结果表
    明 : 经 0 . 5 一 1 . 0 m岁L 6 一 B A 诱导 s d 大豆的胚尖出芽率 、 植株再生 率及胚尖丛生 芽数等综 合指标较好 , 植株再
    生率最 高达 8 4 . 1 % 。 胚尖再 生 体系与子 叶节再 生体 系的 比较表 明 : 以 胚尖 为外植 体的大豆再生 体系具有再生
    率高 、 操作简便 、 周期短 、 重复性好 的优点
  • 李万昌,马三梅,王永飞,刘曙东
    2008, 31(4): 14-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了对超高产杂交小麦育种 工 作提供基本依据 , 试验选 用 9 个性状 差 异较大 的 品 种 ( 系 )组 配成 3 6 个 杂
    交组 合 , 用 N i a r 单性状水平分组 法 将杂交组合 分为低产组 、 中产组 、 高产组 和 超高产组 四组 。 按分组结 果对 不
    同产量 水平 下各 产量构成 因素与 主要 农艺性状 间 的 相关性进行 了 研究 。 结果 表 明 : 随产量 水平 的升 高 , 株 高 、
    倒 二叶 面 积与产 量 的关 系都 由不 显 著负相 关 一 极 显 著正 相 关 ; 穗下 节长与产量的关 系 , 由不 显 著正 相关 一 极 显
    著正相 关 ; 旗叶 面 积和 分孽与产量 的 关系 , 由显 著正相关 一 显 著负相关 。 即在超高产杂交小麦育种中 , 应 选择株
    高适当 、 穗下 节长 、 株 型 紧凑 、 旗叶 面 积小 、 倒二叶 面积 大 、 分孽适 中的杂交组合
  • 武晓阳,孟义江,袁静娅,孟庆荣,葛淑俊
    2008, 31(4): 1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乌拉尔甘草四 倍体新种 质 , 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 利 用 不 同浓度秋水仙 素处理乌拉尔 甘草 ( Z n
    二 Z x = 16 )带腋芽茎段诱导 四 倍体 , 并进行 了再 生 苗根 尖染色体鉴定 和 气孔 观 察 。 结果表明 : 四倍 体优化诱 导 体
    系为 以 0 . 1 % 秋水仙素处 理 2 4 h 时诱导 频率较高 , 变 异 率达 到 1 % ; 再生 植株气孔保 卫细胞长度增 长 明 显 , 气 孔
    保卫细胞密度增长极其 明显 , 气孔保卫 细胞宽度有所 下 降 , 经 根 尖染色体鉴 定 , 确定 染色体为 Z n = 4 x 二 3 2 , 为同
    源 四倍 体植株 。
  • 殷晓洁,李玉灵,卜志 国,尚国亮
    2008, 31(4): 2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压力 一 容积 ( Pv )技术和 切 枝蒸 腾法 测定 了华北 地 区 6 种常见 绿化树 种叶片的多 项 水 分参数值 ( 气孔关 闭前后 的组 织相 对 含水率 、 d 值 、 最 大气孔 蒸腾速率 ) , 并结合隶 属 函数 法 和 聚
    类分析对各树种 的节水性 、 抗旱性 、 保水能力 、 渗透 调 节能力进 行了综合分析 、 比较 和 分类 。 结果 表 明 : ① 针 叶树
    为 了 保持光合作用的进行导 致 了低 的 保水能力 , 使得它 们具 有弱 的 节 水性 和 强 的抗 旱性 ; 阔 叶 灌 木 与 此 相 反 。
    ② 3 种针 叶 树的节水性相 近 , 圆 柏抗旱性 最 佳 , 侧柏抗 旱 性 居 中 , 沙 地 柏抗 旱性较差 。 ③ 阔叶灌木中 , 大 叶黄杨
    节 水性 最 佳 , 金叶女 贞 和 紫叶小粟 的节水性相 近 ; 而 大 叶 黄杨和 紫叶小聚的抗旱 性 相 近 , 均优于 抗旱性最 差 的金
    叶 女 贞
  • 石娟华,袁玉欣, 李玉灵,许中旗,郭江,徐学华,李晓钢
    2008, 31(4): 30-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铁 尾 矿 区 沙棘一桑树人工 混交林为研究对 象 , 对 混 交林 内各 层 次 、 器官 生 物 量 以 及 生 长期 内沙棘 、 桑
    树 根系分布状 况 进行了 研究 。 结果 表明 : 单位面 积 生 物量 比较 为乔木层 > 枯枝落 叶层 > 草本层 , 其 中地 被 层 凋
    落物 生 物 量 占到 整 个人工林总 生 物量 的 1 7 . 巧 % , 尚无灌木层 。 桑 树 、 沙棘各器 官单位 面 积 生 物量 比较均 为 : 根
    > 枝 > 干 > 叶 。 桑 树单株 生 物量大 于 沙棘 , 但 林分 内沙棘 密度高 于 桑树 , 因 而 单位 面 积沙 棘 生 物 量 高于 桑树 。
    沙棘根 冠 比为 0 . 7 2 , 桑 树的 根 冠 比为 0 . 6 2 。 从单株根 系 生物量看 , 在 0 一 4 0 c m 土 层内桑树 大 于沙棘 ; 4 0 一 8 0 c m
    土层 内沙棘大 于 桑 树 ; 8 0 一 10 。 m 土 层 内桑树 又 高于 沙棘 。 从根 系 分布密度来 看 , 沙棘 < 1 m m 细 根 主 要分 布
    在根桩 附近 0 一 6 0 c m 土 层 , 6 0 c m 以下 明 显减 少 ; 桑树 < l m m 细 根 在 0 一 2 0 c m 土 层 内分布密度 最大 , 2 0 一 8 0
    c
    m 土 层内较为均匀 , 在 8 0 。 m 以 下 才开始 明显 减 少 。 桑 树和沙 棘存在 协作与竞争共存的 关系
  • 吴艳清,贺学礼,刘沺沺
    2008, 31(4): 3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充 分利 用 A M 真菌资源 , 对 陕西 省榆林市沙生 植物 园 、 鄂 尔多斯 生 态研 究站 和 宁夏 回 族 自治 区 沙 坡 头
    3 个 不 同生 态 条件下 柠条锦鸡 儿 ( a C a r a r ^ 。 k t j r 劝 ; .n s 石 : ) A M 真菌 空 间 分 布进 行 了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 柠条锦 鸡 儿
    菌 根 类型 为 l 一 型 ( n I t e r m d e i a t e t y P e ) , 泡 囊形 态 多样 , 形 成 于 细 胞间或 细胞 内 , 丛枝结构包括树枝状 和 花椰菜状
    2 种类 型 。 在 形 成丛枝菌 根 的同时 , 柠条锦鸡儿根 部 也 能 普遍 被 暗 色 有 隔 内生 真菌感 染 。 A M 真菌定殖 率和 袍
    子 密度 与样地 生态 条件密 切 相 关 。 最 大袍 子 密度发 生 在 0 一 1 0 。 m 土层 , 并随土 层 加深 呈 下 降 趋 势 , 抱 子 密 度 与
    土 壤 速 效 N 、 有 机 质 、 脉 酶 和 蛋 白酶 呈极 显 著正 相 关 , 泡 囊定 殖 率与 速 效 P 含 量 呈 显 著正 相 关 , 丛 枝定殖 率 与 土
    壤 p H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 抱 子 密度 、 泡 囊和丛枝 定 殖 率 可 作为检 测 土 壤 环 境 状 况 的指 标
  • 刘 玉 艳,赵 会芝,伍敏华, 于凤 鸣,李淑洁
    2008, 31(4): 41-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正常供水为对 照 , 对相 同条件下 生 长的草坪草一高羊茅 及 马 蔺进行 干旱胁迫 , 研究干旱胁 迫 下 2 种植
    物 的生 理反 应 差 异 , 旨在探讨 植物 可能 的抗旱机理 。 结 果表明 : 马 蔺 自然 干旱胁迫 1 4 d 后 开 始萎蔫 , 比 高羊茅
    耐胁迫 天 数长 s ;d 水分胁 迫 下 , 马 蔺 土 壤含 水量 、 叶片含水 量 下 降 速度 比 高羊茅慢 ; 游 离脯氨 酸含 量 、 o s D 及
    C A T 活性缓慢 上 升 , 且高于 高羊茅 ; M D A 及 电导率低于 高 羊茅 , 细胞 膜较稳定 。 研究认 为 , 马 蔺具 有 忍 受 较强
    程度干旱胁迫的反应机制 , 有较好 的抗旱性
  • 黄瑞虹
    2008, 31(4): 47-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 津春 2 号 ’ 、 ` 中农 5 号 ’ 、 ` 新泰密刺 ’ 为试材 , 对大棚黄瓜各生 育期养 分积累特点进行 了 研究 。 结果表
    明 , 大棚黄瓜不 同器官养分含量存在 明显 的 差 异 , 根系 中各元素含量 N > K > P > c 。 > M g ; 茎 中 K > N > c a > M g
    >
    ;P 叶 中 N > K > C a > M g > P ; 果 中 K > N > aC > P > M g 。 根 、 茎 、 叶 和果实 中养分含量随 生 育期有所变化 , 结果
    后期各器官 中养分含量显著 降低 。 大棚黄瓜全生 育期养分吸收量 K > N > c a > M g > P , 幼苗期养分 吸收量小 , N
    的吸收比例最高 ; 开 花坐果期 , 养分吸收量增加 , P 、 K 的吸收 比例提高 ; 盛果期养分吸 收达到高峰 , K 的吸收 比例
    最高 。 大棚黄瓜养分向果实分配 比例随生 育期而增加 , 结 果初期 以 向营养器 官分配 为主 , 盛果 期兼顾 茎叶与果
    实 , 结果 后 期以 向果实分配 为主
  • 杨本芸,杨敏生,梁海永,刘军辉
    2008, 31(4): 5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 S S R 技术对 2 1 个核桃品 种 和 1 个枫杨 品种 的基因组 D N A 进行遗传多样性 的研究 。 用 筛选 出的 1 0
    对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 S R 分析 , 共扩增 出 6 7 条清晰 的谱带 , 不 同引物扩增出 的 D N A 条带数 量在 4 一 2 4 条之
    间 , 分子量大小在 8 5 一 3 0 0 b p 之间 , 依据特征谱带 , 可直接鉴别 出供试品种 , 其 中引物 w G A 3 2 的鉴别效率最 高 。
    对扩增 出 的 6 7 条带进行聚类分析 , 结果表明 , 普通核桃和 枫杨亲缘关 系较远 , 不 同地域起源 的品种界 限不 明显
  • 张忠微, 石素霞, 张彦广,张忠朝,王志刚, 刘行
    2008, 31(4): 5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了 解金露梅扦插 生 根过程 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及 其与插穗生 根 的关 系 , 以清水为 对 照 , 用 月 31 , 一 7
    号 生根 粉处 理插穗 , 对 金 露梅 嫩枝扦插生 根过 程 中部分营养指标 的含 量 进行 了测 定 。 结 果 表 明 : 在 金 露 梅嫩枝
    扦插 生 根过程 中 , 可 溶性总糖 含量先上 升 , 后 下降 , 再 上 升 ; 可 溶性 蛋 白质含 量 先降低 , 然 后 升高 , 最 后 又 降低 ; 总
    氮 含量 先 降低 , 1 4 d 后 逐 渐升高 ; C / N 值先是平稳 上 升 , 2 8 d 后 略 显 下 降 。 相 关性分析表 明 , 总碳 、 总氮 及 C / N 与
    扦插生 根率均成正 相关 , 总碳 含量 与生 根率 的相关性最大
  • 梁静,崔建洲,袁玉欣, 黄大庄
    2008, 31(4): 60-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 过对杨树 根 癌病发病根系 土 样 及 健康根 系 土 样链霉 菌进行分离 , 得到 6 3 株 链霉菌 。 并 且 使 用 纸 片 法
    测 定 了链霉菌 及 其无菌发酵滤液对根癌土 壤杆菌的 抑菌能力 , 得到有拮抗效 果 的链霉菌 1 7 株 , 其 中 5 株链霉菌
    平板 抑 菌能力较 强 , 抑菌圈 直径大 于 3 . 0 c m 。 但这 5 株链霉 菌无菌 发 酵 滤 液拮 抗能力 下 降 , 甚 至 不 表现 抑 菌
    活 性
  • 陈玉 芹,聂姬 锋,客绍英,陈桂平
    2008, 31(4): 64-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窄叶祛 蓝 试管苗无性 系为材料 , 采用 常规 压 片技术 及 核 型 分析 , 研 究了 根 腐菌毒 素对 细胞 有 丝 分 裂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在组织培养获得 的植株 中 出 现 了 四倍 体细胞 , 在 根 腐 毒素胁迫 的 无 性 植 株 中 , 除 四倍 体植 株
    外 , 还有 三 体 、 四体等非 整 倍体细胞 。 此 外 , 毒素胁迫 还 引起染色体断折 、 染色体桥 等结构变 异 , 对 细 胞分裂 亦 有
    一定 的抑制作用
  • 苗利军,刘孟军,刘晓光,耿建暖,王静,宁强
    2008, 31(4): 68-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 枣果 中 三 菇类物质的 最佳提取体系 , 对 枣 果 中三 菇类 物质进行 了 索氏 、 热 回 流 、 冷浸 、 超 声 4 种 提
    取方 法 的 筛选 , 并对 9 0 % 甲 醇 、 9 5 % 乙 醇 、 石 油 醚 3 种 提取溶剂进行 了 比较 。 结 果 表明 : 9 0 % 甲 醇提 出率较 高 , 最
    佳提取 方 法 为超声法 。 通 过 正 交试 验 法 对 乙醇超声提取枣果中 三菇类 物质的 多 重 条件进行 了优 选 , 得 到最 佳的
    试验条件 为 8 5 % 乙醇 , 振荡 4 5 m i n , 固液 比 ( 重 量 体积 比 ) 1 : 15 , 提取 4 次 。 在 4 个 因 素 中 , 固液 比对 提 取 效率影
    响最 大
  • 韩军丽,李振 秋, 叶和春,李国凤
    2008, 31(4): 71-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 ( F P ) S 是治疗疟疾 的特效药物—青篙素生物合成途径 的关键 酶 。 运 用 R T 一 P C R 方
    法从青篙 高产株系 0 0 1 中克隆法 呢 基焦磷酸合 酶基 因 ; 构建 凡 s 标签融合蛋 白 F P S 表达载体 , 进行原 核诱导表
    达 、 蛋 白纯化及酶活 性测定 的研究 。 结果表明 : 克隆 的 F P S 基 因 和文献 已报道 的 2 个青篙 F P S 基 因 编码的氨基
    酸序列 的同源性分别为 9 8 . 8 3 % 和 9 9 . 4 2 % ; 原核诱导表达 的 iH s 标签 融合蛋 白 F P S 的表达量高 、 可溶性好 , 具
    有 F P S 酶活性 。
  • 吴国江,蔡永娟,李红亚,秦桂芳,雷白时, 朱宝成
    2008, 31(4): 76-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 细 胞培养 法 评价 中药制剂 “ 病毒宁 ” 对 工型 单 纯 疤 疹病 病毒 ( H S V 一 工) 致 细 胞病 变的 影 响 。 结 果 显
    示 : “ 病毒宁 ” 最 大无毒浓度 ( T 琢 )为 1 . 5 刁L , 无 环 鸟昔 最 大无毒浓度 ( T O D ) 为 6 2 . 5 m 留L , 二者都能 抑 制单纯 疙
    疹病毒的 复制 和增 殖 , 且 “ 病 毒宁 ” 优 于无 环 鸟昔 。 二 者对 1 0 半数感 染 剂 量 ( T C I D S。 ) H S V 一 工与 1 0 T C I D 5 0
    H S V 一 I 致细胞病 变 作 用 有 显 著差 异 ( P< 0.0 5 ) , 对 1 0 0 0 T C I 马( , H S V 一 工抑制作 用 不 明 显 ( P > 0 . 0 5 ) 。 “ 病毒
    宁 ” M I C 为 0 . 0 8 9 / L , 无环鸟昔 M C I 为 9 . ;2 无 环 鸟昔 I T 为 8 . 0 , “ 病毒宁 ” I T 为 3 6 . 9 , 是 无环 鸟昔 的 4 . 6 倍 , 表 明
    “ 病毒宁 ” 是 一 种 细 胞毒性小 、 治疗 指 数高的 有 效抗 H S V 一 工药物
  • 徐 娇,陈红 岩, 石 文伟,张金林
    2008, 31(4): 81-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了 明确坪草腐霉枯萎病 菌 P A I 菌株 的生 物学特 性 及 其诱变 菌株所产 生 毒素的 除草 活 性 , 对 P A I 菌株
    的 生 长适度 、 保存条件及 饱子囊和 藏卵器 的产 生 条件进行 了研究 , 测 定结果发现 , P A I 菌株菌丝 生 长的最适温度
    为 3 4 ℃ , 菌种保存 的适宜 温 度为 1 0 ℃ 一 巧℃ ; 2 0℃ 条件下 , 在 C M A 培养基 和燕麦粉液体培养基中可 以 大量产 生
    藏卵 器 和 卵抱 子 ; 5 ℃ 一 巧℃ 条件下 , 可 以产 生 抱 子囊 。 利用紫外线对 P A I 菌株的菌丝 进行 紫外诱 变 , 得 到了 1 8
    株诱 变菌株 ( P A M I 一 18 ) 。 通过生 长 速率测 得 , P A M I 菌株 的 生 长 速 率最快 , 诱变菌株 所得粗 毒素对 马 唐 和 反
    枝 览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 明 , 以 P A M I 的除草活 性最高 。 对 P A M I 诱变菌株进 行 了发 酵试验 , 在 7 2 h 的 发酵
    过程 中 , 发酵液 的 p H 值逐渐降低 ; 用发酵液制备所得粗毒素对 马 唐 、 反 枝觅具有很 好的除草 活性
  • 郭会靖,蒋继 志, 李 向彬,李 红
    2008, 31(4): 87-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了利用微生物源活性物质控制 马 铃薯 晚疫病 , 对 显 著抑制致 病疫霉 菌丝 生 长的拮抗 微生 物 进行 了 筛
    选 , 并研究其单一发酵液和 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 结果 表明 : 从 3 6 种微生 物中筛选 出 了 1 6 种 对
    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微生物 , 其中 3 B 2 8 2 ( 细菌 ) 、 枯草芽抱 杆菌和 3 A 28 l 0 ( 放线菌 ) 这 3 种微 生
    物的抑菌率均在 7 0 % 以 上 ; A 4 2 2 8 、 3A 2 9 12 、 5 A 2 5 3 和 3 A 2 9 1 4 等 4 种放线菌的 抑菌率均在 6 0 % 以上 。 对 3 6 种微
    生 物单一发酵液 的抑菌试验表明 : 仅 白菜黑斑病 菌 、 梨黑斑病 菌和 3 A 2 9 1 4 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表现出较强的抑
    制作用 , 抑菌率分别 为 8 0 . 5 1 % 、 7 0 . 20 % 和 4 8 . 9 1 % ;进 一步将 3 6 种单一发酵液 两 两复合后 发现 , 部分复合发 酵
    液表现出 了 明显的增效作用 , 其 中抑菌率 最高及增效作 用最强 的是梨黑斑病 菌和 白菜黑斑病菌 浓度 为 1 0 m g {
    m L 的复合发酵液 , 抑菌率达 9 0 . 3 8 % 。
  • 杨胜勇,曹志艳,黄 大庄,武 会
    2008, 31(4): 9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不 同寄主植物对柳蓝叶甲生长发育产生 的影响 , 本研究在室 内条 件下 【(2 7 士 1 . 0 ) ℃ , 1 2 D : 1 2 L 〕, 以
    杨树 、 柳树和 桑树叶片饲养柳蓝叶 甲 , 结果表明 , 不 同寄主植物对柳蓝 叶甲幼虫的发育历 期和雌成虫 的产卵行为
    有影 响 。 取食柳树叶的柳蓝 叶甲幼虫发育历期长 于 取食杨树 叶的处理 , 卵孵化率 和 羽 化率也 较高 ; 雌成 虫在杨
    树叶上的产卵时间长于柳树 叶 , 但相同条件下雌成虫产卵优先选择柳树 叶 ; 试验条件下柳 蓝 叶甲成虫 、 幼虫均不
    取食 桑叶 ; 无论取食何种寄主植物 , 雌成虫大都将卵成块产于 幼嫩叶片背面 。
  • 苏红霞,王志刚, 黄大庄,卜志 国, 李国栋,黄秋娴
    2008, 31(4): 95-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 了探讨苦糠果作 为杀虫剂的效果 , 对 苦糠果的 乙醇 和 乙酸乙 酷提取的活性物质对 美国 白蛾 4 龄幼虫 的
    影响进行 了研究 。 结果表明 : 苦徕果 乙 醇 和 乙 酸 乙醋提取物对美 国 白蛾幼虫具有 明 显 的拒 食 、 生 长抑制和 触杀
    作用 , 其 生物活性与浓度成 正 相关 。 乙 醇提取物的拒食和 生 长抑 制作用要优 于 乙 酸 乙 醋提取 物的 , 但是 乙酸 乙
    醋提取物的触杀作用 比 乙醇提取物的要好 。 处理 2 4 、 4 8 和 7 2 h 乙 醇提取物和 乙 酸 乙醋提取 物的拒食 中浓度分
    8 I J 为 1 . 1 0 m刁m L 、 0 . 8 7 m留m L 、 0 . 6 2 m留m L 和 l . 8 8 m刁m L 、 1 . 2 9 m创m L 、 l . o 4 m创m L ;处理 2 4 h , 5 . 0 0 m目m L
    浓度下 乙 醇提取物 处 理 的幼虫体重 成负增长状 态 , 抑制率 为 1 0 0 % , 而 乙酸 乙 醋提取 物的抑制率 为 8 3 . 5 % ; 处
    理 4 8 h 乙醇提取物和 乙酸 乙 醋提取物的致死 中浓度分别是 4 . 3 5 m以m L 和 1 . 9 m留m L 。
  • 赵驻军,张国磊, 孙丰梅,王红芹,张志胜,李兰会,刘 媛
    2008, 31(4): 98-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羊 喉 骨为原料 , 采用 中性盐一弱 碱方法提取硫 酸软骨素 , 通 过对浸提 温 度 、 盐解温 度 , 乙醇 沉淀浓 度等
    因素对产品 质量的 影 响研 究 , 确 定 了 羊喉 骨中硫 酸软 骨素提取 的适 宜工 艺条件 , 即浸提 温度 4 0 ℃ , 盐解 温 度
    9 0℃ , 乙醇沉淀浓度 7 0 % 时 , 产品得率 为 7 . 6 % , 含量为 8 4 . 9 % , 澄 清度 0 . 0 1 8 , 氮含量 2 . 9 7 % , 产 品合格
  • 宗金辉,, 杨路华,张国宗
    2008, 31(4): 102-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 过对 天 津铜锣湾广场深基坑 开 挖过 程 的流 固 藕合分析 , 揭 示 了 主 、 被 动 土 压力 和 孔 隙水压 力 的 分布 规
    律 , 探讨 了开 挖前期降水对 土 体变形的影响 , 验证 了该 深 基坑 工 程设计的 合理性 。 所得结论 , 对类 似工程有 重 要
    的理论指 导 意 义 和 借鉴价值
  • 程伍群, 绳莉丽,郑秀萍,吴现兵
    2008, 31(4): 107-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水资源是独立 于 地表水资源 和 地 下水 资源并具有独特存储空 间 和性 质的水资源 , 本 研究结合河北 省
    土壤水资源评价工 作 , 明确 了土壤水资源 的概念 , 提出 了 计算模型 。 阐述了评价层概念 和 河北平原 区 评价层 的
    确定 , 针对土 壤水资 源 的概念 和 动态特性 , 运用水量平衡原理 , 在地表 产流上基 于 超渗产流模 型 计算 , 在评价层
    以 下 损失量 (不形成土 壤水资源 的量 )上 基于蓄满排泄模 型计算 , 以 日为计算时段长度 , 综合考虑截流 、 蒸发 等损
    失 , 周年土 壤水 资源 量为逐 日降雨量 和 与逐 日损失量和之差 。 该模 型 已用 于河北省土 壤水资源的评 价工作
  • 刘京红,姜耀 东, 赵 毅 鑫,吕 玉 凯
    2008, 31(4): 112-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 用工业计算机层析 ( I C T ) 设备与全 数字 液压实验系统 E H F 一 E G 2 0 K N 试验 机 , 对 大台煤矿 冲击倾 向性
    煤层 底板 岩 石 试样 进行 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 下 的 C T 试验 , 得 到 了单轴压 缩荷载作用 下 不 同应力阶 段 岩 石 试样
    微裂 纹 发 展 的 C T 图 像 。 通 过 对 C T 图像灰度值的 分析 , 得到单轴 压 缩荷载作 用 下 岩 石 的损 伤破裂过 程 。 为进
    一 步研究煤层 底板岩 石 的破 坏及 冲击地 压 的 发 生 机理提供依据
  • 杨断利,朱朝阳,尹辉娟,程洪,肖坷
    2008, 31(4): 116-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 线 性 流水 线 是 计算 机处 理 多 任务 问 题 的 关键技术 , 解 决无 冲突 的 任务 调 度 是 非 线 性 流 水 线 的 难点 。 本
    研 究 分析 了 非线性 流 水 线计算机 的 任务调 度 问题 , 并 给 出 了一 种 优化非线 性 流水线无冲突调 度 的 算 法 。 通 过 计
    算机 仿真 , 利 用 该算法 能够快速 找到 最 优 的 调 度方 案
  • 张晓茹,肖坷
    2008, 31(4): 119-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图像 拼接领域 , 同时提高图 像拼接的 质量 和 速度是 比较 困难 的 。 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 , 本研究 对 图 像拼
    接 中的特征 匹 配 和 图像融合这 2 个关键部分进行 了改进 。 在特征 匹 配 方面 , 传统的用 于提纯 出 匹 配特 征点 的 方
    法是使用 R A N S A C 算法 。 为 了解 决 其在不 匹 配点 比例 较大时提纯 效率较低 的缺点 , 本研究 提出 了一种使 用 聚
    类法 预 提纯特征点再 用 R A N S A C 算法精确提纯的方法 , 在 图 像融合时 , 使用 了最佳路径法与亮度权 重 函 数相结
    合的方法 , 以达到消重影并使 拼接结果 图像 自然的 目的 。 试 验证明 , 经过对 图像 拼接 以上 2 部分 的改 进算法效
    率有极大的提高 , 并能有效地去除重影使拼接图像 更加 自然
  • 减晓欢,吴 秋华,马 晶军,李英 丽,李敬 慈,何 红岩,董文静
    2008, 31(4): 123-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 1 一 ( 2 一 毗 咯偶氮 ) 一 2 一 蔡酚 ( P A N ) 为配 位剂 , T i r t o n X 一 1 1 4 为 中性表 面活 性 剂 , H N 0 3 一 乙 醇为猫度
    调节剂 , p H 为 7 的 中性铜标液 , 对浊点萃取 一 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 测 定铜 的 试验条件进行 了 优化 。 在最佳 条件
    下 , 铜的检测限为 0 . 3 拌留L , 富集倍 数为 5 0 , 方法的 线性 回 归方程 为 : A = 0 . 0 4 4 9 ` 十 0 . 0 0 7 1。 对 自来水 , 矿 泉
    水 , 井水以 及 学校湖水 中痕量铜的含量进行 了测定 , 加标 回收率为 9 7 % 一 10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