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3-14
      

  • 全选
    |
  • 王 珅, 王海燕, 刘大群
    2012, 35(2): 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RT - PCR 和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RACE ),从被小麦叶锈菌诱导的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TcLr19 中获得 1 个病程相关蛋白 1 ( Pathogenesis - related proteins 1 ,PR1 )基因,暂命名为 TcLr19PR1 。该基因长度为810bp ,包含495bp ORF区,编码164个氨基酸,基因产物具有植物防御体系中病程相关蛋白 SCP保守结构域,与多个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1 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半定量分析表明, TcLr19PR1 基因受叶锈菌诱导后表达量变化明显,非亲和组合表达高于亲和组合。 Southern杂交验证说明 TcLr19PR1 在小麦基因组中为低拷贝。利用‘中国春’缺体 - 四体系成功将该基因定位在小麦 7D 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明确叶锈菌与‘ TcLr19 ’小麦互作体系中病程相关蛋白 1 基因的抗叶锈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 孔佑宾1, 宁英达2, 刘 渊1, 李喜焕1, 常文锁1, 张彩英1
    2012, 35(2): 7-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RT-PCR技术克隆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ase,PAP)基因,并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植物磷高效转基因育种及分子机制解析提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从低磷处理14d 的‘中黄15’cDNA中克隆获得一条开放阅读框1 395bp的基因,经保守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属于紫色酸性磷酸酶类,命名为GmPAP14(GenBank No.JN967626)。对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mPAP14编码1条含有46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分子量约53.1kD,理论等电点6.14,且含有紫色酸性磷酸酶所特有的 5个保守基序和7个金属离子结合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GmPAP14具有跨膜结构与信号肽,定位于质膜或分泌到胞外。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GmPAP14与苜蓿MtPAP1及大豆GmPAP1具有同源性,预测可能与植物磷素高效吸收利用有关。
  • 任翠莲1, 马银丽1, 董娴娴1, 张丽娟1,2, 吉艳芝1
    2012, 35(2): 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相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较普通尿素的均有所增加,其中氮水平为75%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100%的处理次之,50%的最小,其增产达5.7%~28.9%。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与对照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N肥利用率与N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75%>50%>100%,且控释尿素处理有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趋势,其中75%控释尿素处理的N肥利用率及N肥农学效率分别高达24.1%和17.4kg/kg。土壤剖面NO-3 -N 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控释尿素在夏玉米的2个氮素利用关键期(大喇叭口和抽雄)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说明控释尿素在夏玉米氮素关键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作物对于N素的需求,其中以75% 控释尿素处理表现最好。本试验条件下,控释尿素75%的施氮水平是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合理施氮量。
  • 杨丽文, 李敬蕊, 高洪波, 吴晓蕾, 陈美佳
    2012, 35(2): 18-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番茄品种‘金棚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源物质(10mmol/L CaCl2、5mmol/L GABA、0.5mmol/ L Put、0.5mmol/L Spd)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代谢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抑制了番茄幼苗的生长,使幼苗光合系统Ⅱ(PSⅡ)能力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活性氧代谢的变化造成MDA积累;外源物质CaCl2、GABA、Put、Spd均可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重和鲜重以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通过提高抗氧化酶(SOD、POD、CAT) 活性,降低了O•-2 产生速率、H2O2 和MDA含量,维持较高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qP、ETR,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平均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不同外源物质缓解干旱胁迫的途径不同,外源添加Put处理缓解干旱胁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GABA处理则主要体现在减缓干旱胁迫对叶片光系统Ⅱ和活性氧代谢的伤害,Ca2+ 处理在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方面更为明显。
  • 李 玲, 杜绍华, 张 超, 高金锋, 李彦慧
    2012, 35(2): 25-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仙客来激光系列(Cyclamens laser)的粉红色(Cyclamens laser‘Pink’)、紫色(Cyclamens laser‘Purple’)、红色(Cyclamens laser‘Scarlet’)、粉色(Cyclamens laser‘Pale pink’)4种花色仙客来为试材,分别于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4个时期对仙客来花瓣中呈色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儿酮异构酶(CHI)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花期过程中,4种花色仙客来中粉色仙客来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而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红色仙客来在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色素含量的不同对花色的表现有明显作用。PAL酶和CHI酶对花色苷和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而对花色的影响不起主导作用。
  • 张 京1, 孙小明1, 吴家森2, 蔡建国1,3
    2012, 35(2): 30-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常绿水生鸢尾的抗寒性,以其4个品种(‘双色’、‘天景2’、‘白色’和‘天景3’)为试材,观察其越冬适应性并对其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WSP)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浙江地区均可越冬;低温胁迫条件下,4个品种的LT50 分别为-10.20、-9.35、-6.47、-2.07℃,其REC 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和WSP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综合4个品种的形态与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 ‘双色’的抗寒性最强,‘天景2’次之,可尝试用于北方某些地区的园林应用,‘白色’和‘天景3’的抗寒性较差。
  • 刘 伟, 张学英, 孙建设
    2012, 35(2): 3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3年生盆栽不同砧木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树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苹果新梢生长速率、2次生长的发生和生长时间起到了调控作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75±5)%、(60±5)%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新梢均有2次生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多2次生长提早。3 种砧木苹果幼树的新梢生长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显著降低,其中JM7 砧木苹果幼树的降幅最小。不同处理下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下降,而SH40 砧木苹果幼树叶绿素含量升幅在春梢停长期与秋梢生长期显著高于其他砧木苹果幼树。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3种砧木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砧木苹果幼树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不同。JM7 砧木苹果幼树在不同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所以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升幅最大。本试验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5)%处理下,树体可以正常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张振英, 张 钢, 尚爱芹, 孟 昱,张 洁, 刘学生, 邸 葆, 向地英
    2012, 35(2): 4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电阻抗图谱(EIS)参数及抗性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了6种不同观赏树木金枝国槐(Sophora japonica ‘Golden Stem’)、蝴蝶槐(Sophora japonica var.loligpophylla)、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红宝石海棠(Malus spetabilis Royalty)、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和大叶女贞(Ligustrun lucidum Ait)的脱锻炼期间抗寒性的变化及与EIS参数和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揭示不同观赏树种在脱锻炼期间抗寒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脱锻炼期间,6种树种的茎EIS参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可溶性淀粉和糖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抗寒性均呈下降趋势。6种树种的抗寒性与某些生理指标、EIS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 马丽媛, 齐国辉, 李保国, 郭素萍, 卢铁兵
    2012, 35(2): 48-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黄连木不同性别植株的生理差异,以黄连木雌株和雄株叶片为试材,对叶片POD、SOD、CAT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雄株叶片POD活性在5月21日和6月8 日极显著高于雌株,且雌株、雄株叶片POD活性在6月8日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53OD/g(FW)和21.31 OD/g(FW);雌、雄株叶片SOD活性在5月21日、8月8日、9月8日和10月8日呈现极显著差异,5―6月雌株叶片SOD活性高于雄株,而7―10月低于雄株,雌株叶片SOD活性变化幅度大,在6月份达到最大值22.50 OD/g(FW),8月初达到最小值7.18OD/g(FW);雄株叶片CAT活性在10月8日极显著高于雌株叶片,雄株 CAT活性在9月8日达到最小值,为27.98酶分解的H2O2mg/g(FW);雌、雄株叶片MDA含量差异性不显著; 雌、雄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5月21日出现最小值,分别为5.06mg/g和5.95mg/g,在10月8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27mg/g和12.84mg/g;雌、雄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8日存在显著差异,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18%和0.026%。
  • 张晓蓓1, 王志刚1, 王彦辉2, 熊 伟2,郝 佳2, 李振华2, 王云霓2
    2012, 35(2): 53-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5—10月份,在宁夏六盘山南侧的香水河小流域,应用带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研究了华山松 (Pinus armandii)树干的直径生长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华山松树干直径呈现出由收缩期、膨胀恢复期和生长期组成的日周期性变化,其最大值出现在6:00—9:00,最小值则在16:00左右。②华山松各样木树干直径日生长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即:5-6月份为匀速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17.65~98.11μm 之间;7-8月份为快速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27.15~112.33μm之间;8月底—10月份为缓慢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10μm以下。然而,华山松树干在匀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内的直径日生长量幅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优势木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亚优势木和中等木。整个观测期内,华山松树干直径的累积生长过程符合幂函数曲线(R2=0.75~0.93,P<0.01)。③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日最低温、日降水量、日平均辐射是影响树干直径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而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日平均饱和水汽压差等对树干径向生长的影响作用则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
  • 李兵兵1, 原民龙2, 贾彦龙1, 刘相兵1, 刘亚茜1, 黄选瑞1
    2012, 35(2): 60-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北省塞罕坝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临时样和解析木地调查资料,利用不同的生长模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找到最优模型,计算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模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抛物线方程拟合林分立木株数随年龄变化过程效果最好;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46cm,速生期为10~20年;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8m,速生期为前20年;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6 90m3,速生期为10~30年,数量成熟龄为43年,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铁 牛1, 闫淑英2
    2012, 35(2): 65-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北坡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例探索兴安落叶松林健康评价。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确定权重、构建评价模型,并用聚类分析法将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 对研究区内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3种类型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进行了健康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林分生产力、土壤养分、林分结构、抵抗力与恢复力4个方面的22个指标,能够初步构建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原始林健康水平最高,为Ⅰ级健康;渐伐林次之,为Ⅱ级亚健康;皆伐林最差,其中, 1/3的林分为Ⅲ级一般健康、2/3的林分为Ⅳ级不健康。
  • 徐学华1,2, 张 慧3, 李永宁1,2, 金 辉1,2, 郑 丹1, 黄选瑞1,2
    2012, 35(2): 72-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主要优势种群各径级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较为明显。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基本上属于进展型种群,而白桦种群的小径级和高径级的个体都较少,主要以幼树和中树居多,属于衰退型种群。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中,白桦种群呈现大径级株数增加的趋势,白桦种群维持困难;山杨种群和五角枫种群小径级株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中径级株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山杨和五角枫保持相对稳定性,而蒙古栎呈现衰退的态势。因此对4种优势种群,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群落演替。
  • 丁淑丽1, 郭润芳1, 于宏伟1, 贾英民1,2
    2012, 35(2): 79-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得到蹄甲角蛋白酶高产菌株,本试验对1株产角蛋白酶的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sp.)N5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U3-22,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U3-22菌株的角蛋白酶发酵活力达69.9U/ mL,比出发菌株的25.4U/mL提高了2.75倍。该角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是70℃,最适pH是7.5;K+ 、Mg 2+ 、 Na2SO3 对该角蛋白酶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Mn2+、Zn2+ 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突变株U3-22产生的角蛋白酶对蹄甲粉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 稳定性。结果表明,U3-22产生的角蛋白酶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酸碱角蛋白酶,在动物蹄甲、羽毛等废弃资源的利用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王亚楠1,2, 康占海1, 武丽芬3, 李建强1, 张金林1
    2012, 35(2): 83-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富集培养技术筛选得到了19株可降解甲嘧磺隆的微生物。利用液体培养法就不同微生物菌株对甲嘧磺隆的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JH3、JH2、JH10、SH3菌株的降解效果较好,其中以JH3菌株对甲嘧磺隆的降解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对JH3菌株的降解作用条件进行了筛选,发现JH3菌株对甲嘧磺隆降解的最适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Ⅲ,降解率高达88.66%;研究发现,在基础培养基Ⅲ中,JH3菌株对含有高浓度甲嘧磺隆的单位时间的降解量高于低浓度甲嘧磺隆。
  • 蒋继志, 白 冰, 郑 超, 侯雅勤
    2012, 35(2): 88-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楠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是草莓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主要通过毒素引发病害。为明确该病菌毒素对常见几种杂草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离体叶片和种子根芽伸长法研究了该病菌粗毒素对几种杂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该粗毒素对供试的13种杂草叶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致病强度与杂草种类及粗毒素浓度有关,其中车前、马齿苋、马唐、反枝苋和灰菜5种杂草受害最重,经较低浓度(0.036 mg/mL)毒素处理后 1d即开始出现褐色斑点,第3天病斑面积达到最大(50%以上);该粗毒素(0.036 mg/mL)对车前等5种杂草种子萌发、幼根和幼芽伸长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毒素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均在53%以上,但对小麦和大豆种子萌发及根芽伸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经紫外线照射后,对车前和蒲公英的除草活性在自然光照下比黑暗下明显增强。这些结果揭示石楠拟盘多毛孢粗毒素有一定的除草潜力。
  • 马燕会1, 齐永志1, 赵绪生1, 甄文超1,2
    2012, 35(2): 9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7个亲本不同的草莓品种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对枯萎病的抗性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HPLC法分析了3种抗病类型的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在自毒物质胁迫下发病程度均加重,病情指数上升最多的是‘红玫瑰’和‘丰香’, 分别为24.44和24.86,上升幅度高达77%和69%;病情指数变化较小的为‘石莓1号’和‘土特拉’,上升幅度均小于4。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使不同抗性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表现为降低了对枯萎病菌“抑制型”氨基酸如天冬氨酸含量,提高了“促进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土特拉’根系分泌物中天冬氨酸含量降低了0.009 mg/gDW,而‘丰香’根系分泌物中“促进型”丝氨酸含量却升高0.114 mg/gDW。总之,自毒物质胁迫下根系保护酶活性和分泌氨基酸的差异可能是不同草莓品种抗枯萎病强弱的重要原因。
  • 卜志国1, 杨晋宇2, 张 蕾2
    2012, 35(2): 98-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蚜虫的标本采集和文献查阅,对该森林公园蚜虫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寄主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已知蚜虫5科23属47种;武安地处古北区南端,与东洋区种类有较明显的交汇,故蚜虫区系以古北+东洋种和广布种为主;已知蚜虫的寄主植物29科,其中蚜科寄主植物最为丰富,斑蚜科次之。
  • 苏 坤, 赵国先, 杜宗棠, 张志强
    2012, 35(2): 102-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小麦+非淀粉多糖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确定适宜能量的水平。本试验选用1 024只26周龄的‘伊莎婷特’蛋鸡,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1组为玉米基础日粮组(正对照组),试验2组为小麦基础日粮组(负对照组),试验3组为小麦基础日粮组+0.01%酶制剂,其他各组在试验3组日粮的基础上用沸石粉等量代替植物油使能量逐级降低0.2 MJ/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第2组的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料蛋比以第2组最低,其中第2、7、8组与3、4、5、6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8组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与1、2 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粗蛋白和粗脂肪利用率均以第2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第1 组与试验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评定,能量为10.7 MJ/kg时对产蛋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影响不大。
  • 史素慧, 刘永福, 孙晨霞
    2012, 35(2): 107-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WebGIS业务系统存在建设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针对WebGIS应用的共性需求, 基于ArcGIS Server平台设计开发了一个WebGIS生成工具。文中讨论了该生成工具的模型设计、核心功能的实现及其验证。
  • 杨断利1, 张 锐1, 王文显2
    2012, 35(2): 111-1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发现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对高校学生就业进行数据挖掘,可发现潜在规律,为就业指导提供决策依据。决策树分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数据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将模糊决策树算法引入高校就业数据挖掘,解决了数据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生成的知识表示方式自然,易于理解,并且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及稳健性。
  • 赵 洋, 张玉新, 幺 炜
    2012, 35(2): 115-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从提高期刊管理水平和论文编审效率的角度出发,编辑部建立期刊网络处理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学术期刊稿件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系统实现技术上作了说明;提出了专家信誉度模型,保证审稿人资源的合理配置。
  • 马清珍1,2, 姜忻良1, 张宝魁3
    2012, 35(2): 119-1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混凝土灌芯石膏墙板的简化计算模型,给出了混凝土芯柱的弯矩-曲率关系和剪切单元的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利用该模型对混凝土灌芯石膏墙板试验进行了分析,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比较一致,表明该模型不仅力学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便于在整体结构的计算中使用。
  • 袁晓亮, 胡军科, 周创辉
    2012, 35(2): 125-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S管分配阀驱动油缸瞬时高压大流量的特点,其缸内缓冲装置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通过把缓冲节流过程分为断面收缩局部压力损失、锐缘节流和缝隙节流3个阶段,仿真分析了抛物线型缓冲装置的缓冲特性。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抛物线系数能够得到良好的缓冲效果,缓冲过程平稳,冲击小。该拟合抛物线的方法,可用于指导阶梯型和短笛型等工艺性更好的缸内缓冲装置的优化设计。
  • 覃 源1, 柴军瑞1,2, 党发宁1
    2012, 35(2): 130-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传统数字混凝土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改良型数字混凝土建模方法,优化了数字混凝土界面厚度。对新建立的模型进行多工况分析,并将结果与传统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以及试验结果相比较,通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当级配相同时,改变混凝土内部骨料分布会使彼此之间损伤形态产生很大差别,但是损伤单元数量相近;②在超过材料峰值强度之前,混凝土内部骨料位置的变化不会对其力学性能造成显著影响,而在达到失稳阶段时影响较显著;③改良后的模型能够使界面厚度明显降低,计算结果更加贴近试验结果,可以取代传统的数字混凝土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