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3-18
      

  • 全选
    |
  • 程瑞婷, 李振丽, 李瑞奇, 李雁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春季追氮时期与多效唑调控对超高产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的影响,2011—2012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在总施N 240 kg/hm2,氮肥基追比为5∶5的条件下进行了起身期追氮+ 化控、起身期追氮、拔节期追氮+化控、拔节期追氮4个不同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并化控, 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数和粒重,提高产量;并显著缩短了基部1、2节间长度,小麦生育后期的茎秆壁厚、茎秆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显著增加,抗倒指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在总施N 240 kg/hm2,氮肥基追比为5∶5的条件下,拔节期追氮并结合多效唑调控是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增产兼顾抗倒的有效途径。
  • 吴金华1, 张西平2, 程瑞婷1, 胡言光1, 王笑颖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是谷蛋白大聚合体 (GMP) 的主要成分,与小麦面筋和烘烤品质性状等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底施氮肥的基础上,设起身期追氮、起身期追氮+化控、拔节期追氮、拔节期追氮+化控4个处理,3次重复,并采用双缩脲法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小麦GMP含量,同时测定籽粒沉淀指数和湿面筋含量,并且分析了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化控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拔节期追氮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与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但GMP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290 4 mg/mL、33%、21.9 mL。因此,拔节期可以作为兼顾高产与优质的最佳追氮时期。
  • 雷武生1,2, 杨宝林1, 戴金平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个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Ⅱ优107’ 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硫肥对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剑叶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水稻植株吸收的重金属镉主要集中在根部,镉胁迫下水稻植株抽穗和灌浆期剑叶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光合能力有所减弱。外源施加硫肥能显著减少2品种的镉积累,水稻植株不同部分的表现有所差异。硫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水稻抽穗及灌浆期剑叶叶片的SOD、POD、CAT活性。此外,研究还发现无论胁迫与否, 硫肥均有增加剑叶光合能力的趋势,这可能与土壤中有机质及硫酸盐的供应有关。
  • 杨海峰1, 何丽君2, 王 雷1, 明海军3, 徐建华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利用草本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展木材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发育与结构存在一定差别,但利用次生诱导促进拟南芥的次生结构发育,可模拟“木材”的形成,以便开展木材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本研究利用次生诱导体系培育拟南芥,并与未次生诱导的拟南芥进行解剖结构比较,分析了拟南芥次生诱导后产生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次生诱导后拟南芥下胚轴部位产生大量次生维管组织,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木材发育,可作为木材发育研究的基础研究体系。
  • 赵瑞丽, 钟凤林, 林义章, 高世超, 叶丽萍, 林琳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从不结球白菜中获得的与铜胁迫相关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lC-d 的TDF片段设计引物,运用 RACE技术克隆出具有完整阅读框的不结球白菜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lC-d,该基因全长2 752 bp,开放阅读框为2 376 bp,编码79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7.06 kD,理论等电点为8.35,为碱性蛋白。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1个电压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和2个CBS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不结球白菜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lC-d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相似度高达100%,属于ClC类氯离子通道蛋白。RT-PCR结果表明在铜胁迫下该基因表达量增加,处理10 d 时达到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对铜胁迫的应答反应。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不结球白菜逆境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刘 娜1, 秦安臣1, 陈 雪1, 韩雅飞1, 马军彦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西柏坡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花期调控试验,研究了几个牡丹品种对B9、钙素、水杨酸和 PP333 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1)喷施不同浓度的B9 总花期延长1.00~2.70 d,末花期延长0.40~0.60 d,明显升高了成花率和延长了单花寿命,但花径呈减小趋势,喷施10 000 mg/L 的B9 延长总花期和末花期效果最显著;从立蕾期开始每天喷施不同浓度的B9 总花期延长0.20~1.20 d,初花期延长0.70~1.30 d,末花期延长 1.30~2.30 d,明显延长了单花寿命和增大了花径,每天喷施100 mg/L的B9 延迟花期效果最显著。(2)从立蕾期开始每天喷施不同浓度的PP333 总花期延长0.00~0.60 d,初花期延长0.10~0.30 d,末花期延长0.30~ 0.70 d,花径明显增大,但降低了成花率,每天喷施75 mg/L的PP333 延迟花期效果最好。(3)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总花期延长0.00~0.90 d,花径明显增大,但降低了成花率,喷施500 mg/L的水杨酸延长总花期效果最好。 (4)喷施不同浓度钙素总花期延长0.50~1.90 d,明显延长了单花寿命和增大了花径,喷施40 mg/L的钙素初花期和末花期分别延长2.00,0.10 d,高钙条件下成花率升高、单花寿命延长、花径增大,但明显缩短了初花期和末花期,喷施80mg/L的钙素延迟总花期效果最好。(5)喷施B9 与PP333 配比为480∶320和280∶420的混合试剂初花期均延长2.00 d,明显降低了成花率和减小了花径,喷施配比为280∶420的混合试剂总花期延长 3.67 d,单花寿命最长,效果最好。牡丹花期调控还与牡丹品种、试验地地形地势、试验地当年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具体影响情况尚需进一步研究。
  • 张 媛, 郭兴科, 李中勇, 徐继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盆栽控水方式,设置2个干旱胁迫水平(轻度和重度),每个胁迫水平各设3个腐胺(Put)浓度(1× 10-4,1×10-5,0mol/L),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腐胺对苹果幼苗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Put 提高干旱胁迫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缓解中午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Put 处理提高了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1×10-5,1×10-4 mol/L处理,11 d 时SOD酶活性分别增加了5%,12%(轻度)和13%,22%(重度),19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23%(轻度)和20%,33%(重度)。表明外源Put可减轻干旱胁迫对光合机构的伤害,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本试验中1×10-4 mol/L处理效果为佳,且在重度胁迫下效果更明显。
  • 张海旺, 陈海江, 邸 葆, 张佳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抗寒性较强的‘燕红’[Prunus persica(L.)‘Yanhong’]和抗寒性较弱的‘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 (L.)‘Zhonghuashoutao’]2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电阻抗(EIS)参数与抗寒性(电解质渗透法测定枝条冷冻半致死温度LT50)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阻抗参数法估测的抗寒性同电解质渗透法测定抗寒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中华寿桃’EIS(re)法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到0.99,‘燕红’相关性也达到0.98,表明EIS(re)法可用于测定桃树抗寒锻炼期间枝条抗寒性。未经冷冻处理的枝条的电阻抗参数与抗寒性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胞外电阻率 re 相关性最高,‘燕红’和‘中华寿桃’都达到-0.92;同时通过比较各参数的通径分析测得 t 值得出 re 为估测桃树枝条抗寒性最佳的参数。
  • 周贝贝1, 陈凌娜2, 张俊佩1, 裴 东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宁强’核桃品种成熟叶片为材料,通过优化可影响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 分析的因素,建立适用于核桃MSAP分析的试验体系,并用于MSAP试验引物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的MSAP试验体系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的银染图谱,从90对MSAP引物中, 筛选出43对条带清晰且稳定多态的引物,表明该体系可用于核桃DNA甲基化模式分析。
  • 韩梅梅, 岳 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哈尔滨基调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1 年生白榆和黒榆盆栽苗为材料,放置于3个不同的环境下,60 d之后,测定白榆和黒榆的相对电导率、MDA、SOD、比叶重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白榆和黒榆的相对电导率、MDA、SOD、比叶重和光合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白榆的相对电导率、 MDA、SOD与环境污染程度成正相关,比叶重、Pn和Gs与环境污染程度成负相关;黒榆的相对电导率、MDA、 SOD、比叶重、Pn和Gs与环境污染程度成正相关。根据对白榆和黒榆在哈尔滨不同环境下5个生理指标的比较,认为黒榆在哈尔滨的适应能力较白榆强。
  • 向地英, 邸 葆, 张 钢, 弓瑞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年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实生苗为试材,种植于含不同Cd离子浓度(50,100,200,500, 1 000 mg/kg,清水为对照) 的土壤中,研究黄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胞外电阻Re 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高频电阻率r、低频电阻率r1、弛豫时间τ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先下降后升高,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栌叶片的电阻抗参数τ在不同镉浓度胁迫下,均与相对电导率相关,r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
  • 张冬冬1, 雷白时1, 朱宝成1, 于鸿基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十字划线法检测了小麦全蚀病生防芽孢杆菌Z-5、Z-9、Z-10和Z-14菌株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同时检测了4菌株在28℃静置培养、28℃摇床培养和室温静置培养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Z-5菌株对西瓜枯萎病、小麦纹枯病、番茄灰霉病、棉花黄萎病和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拮抗作用较强,Z-9菌株对小麦根腐病、白菜黑斑病、黄瓜灰霉病、棉花黄萎病和棉花枯萎病病原菌拮抗作用较强,Z-5和Z-9菌株抗菌谱较广。28℃静置培养,Z-9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率最高,为1.95%;Z-14菌株的增殖率最高,为14 795.8%。28℃ 摇床培养,Z-14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率最高,为2.19%;Z-14菌株的增殖率最高,为1 671.6%。室温静置培养, Z-10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率最高,为3.30%;Z-14菌株的增殖率最高,为732.0%;Z-14菌株具有较强的秸秆适应能力,增殖最大的是28℃静置培养的Z-14菌株。
  • 郭 尧, 李 丽, 蒋继志, 黄 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放线菌Sy11菌株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抑制效率,采用滤纸片法以单因子试验对Sy11菌株菌液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Sy11菌株经高氏Ⅰ号液体培养4 d 的种子液,以100 mL/250 mL的装液量和2%的接种量,在初始pH7.0、28℃、50 r/min条件下培养10 d;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所得菌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比优化前提高了约10%。
  • 张学文1,2, 殷 华2, 周 威1,2, 庄以彬2, 张同存1, 刘 涛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毛链霉菌(Streptomyces pilosus)进行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分布了26个次级代谢物合成基因簇;并通过构建敲除质粒分别破坏了2个Ⅱ型聚酮化合物基因簇7pil和8pil中Ⅱ型聚酮合酶核心酶KSα和KSβ 基因,获得敲除株pil1415和pil4243;通过HPLC检测发现敲除株pil1415代谢产物中仍能检测到毛醌素的产生,而敲除株pil4243的代谢产物中检测不到毛醌素的产生,表明8pil中Ⅱ型聚酮化合物基因簇中核心酶基因的敲除阻断了毛醌素的生物合成,确定Ⅱ型聚酮化合物基因簇8pil是毛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 蔡梅红, 杨 禄, 谭仁可, 桂国建,杜坤鹏, 王 亮, 马海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抗原肽修饰的鸡法氏囊病毒VP2 蛋白的免疫活性,本试验设计2条引物,以扩增N端和C端各含有一个B细胞抗原肽密码子的鸡法氏囊病毒VP2 的核酸序列(mVP2)。通过EcoR I和XhoI两个酶切位点使该核酸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DS-PAGE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鸡法氏囊病毒mVP2 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为8.5%。琼脂糖扩散试验(AGP)的结果表明,重组鸡法氏囊mVP2 蛋白的琼扩效价为1∶16。表明抗原修饰的鸡法氏囊病毒VP2 蛋白具有明显的体外免疫学活性。
  • 马 卓1, 黎 丹1, 陶 晡1, 武予清2,杨 宁1, 何运转1, 刘廷辉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2011、2012年对全国范围种植的284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284份小麦品种中,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羽化产卵盛期相吻合的品种均为155个,2年抗性级别分别为:免疫品种10个和7个;高抗品种20个和15个;中抗品种19个和18个;低抗品种34个和30个; 感虫品种26个和18个;高感品种46个和67个。2年结果相比,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表型相一致的小麦品种共有 55个;2年之间抗性级别略有不同的共有45个,其中抗虫品种有27个,感虫品种有18个;抗性结果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共55个。本试验结果中免疫、高抗品种可供生产和育种部门参考应用,而感虫品种在麦红吸浆虫发生区应限制推广种植。
  • 龚占虎1, 李永国2, 张金林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发利用马先蒿中的除草活性物质,本试验选取95%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5种溶剂对马先蒿中除草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将提取物经树脂柱层析、高速逆流色谱(HSCC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马先蒿95%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较强,其对小麦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 (75.99±1.05)%,95%乙醇可以作为较优的提取溶剂;经树脂柱层析75%乙醇洗脱组分除草活性最强,其对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达到(46.87±5.33)%;经HSCCC分离得到的组分Ⅰ除草活性较强,其对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达到(62.49±5.41)%;经HPLC分析,其中保留时间为2.420,3.315和5.677 min的组分除草活性最强。该试验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为分离纯化马先蒿中的除草活性物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薛冰霜1, 穆淑梅1, 康现江1, 张 晗1, 曹杰英2, 徐二虎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Dmrt1基因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性别分化的影响,采用RACE方法获得该基因的cDNA 全长序列,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Dmrt1基因在中华鳖不同龄期及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表明: 中华鳖Dmrt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335 bp,包括164bp的5′非编码区(5′UTR)、1 064 bp的3′端非编码区(3′UTR),1 10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6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9.20 kD,理论等电点(pI)为 7.58。同源性分析发现,中华鳖Dm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部分物种的相似性在66%~97%。荧光定量PCR 分析显示,该基因在三龄成鳖精巢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稚鳖精巢的表达量(P<0.05),但与1龄幼鳖、 2龄成鳖精巢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稚鳖和1龄幼鳖卵巢中有微量表达,且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 成鳖卵巢中无表达;肌肉和肝脏在各龄期均无表达;温度对稚鳖性腺的表达量影响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精巢Dmrt1基因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卵巢也只在稚鳖与幼鳖中有微量表达,结果暗示该基因在性别分化和功能维持上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李 欣1, 赵国先1, 田树军1, 蔺冬冬2, 李 楠1,冯志华1, 刘彦慈3, 马可为3, 张振红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精料补饲料对隔栏补饲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将36只15日龄的小尾寒羊×杜泊绵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日粮设3个蛋白水平:16%,18%,20%。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18%蛋白水平显著优于 16%,20%蛋白水平(P<0.05),其中体高、体斜长、胸围的日均增长量极显著高于16%蛋白水平(P<0.01);在消化率方面,18%蛋白水平日粮中干物质、总能、粗蛋白、粗纤维、NDF、ADF、粗脂肪、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 16%蛋白水平(P<0.05),与20%蛋白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蛋白水平对日粮中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蛋白水平为18%时,效果最好。
  • 张宜君, 史智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约农业专家系统普及应用的瓶颈是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本文针对便携式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提出了现场采集作物、品种、病害、虫害等数字图像作为专家系统的输入信息,以减少用户的文字输入从而达到简化操作的目的。本文基于ARM 6410开发板和USB摄像头,在Linux环境下通过内核的定制实现了图像采集的软件设计,特别是提出了单帧图像采集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了在飞凌OK6410开发板上对单帧图像的采集、存储及显示。
  • 么 炜1, 刘 博1, 滕桂法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信号本身的结构特征,通过附加不同的稀疏约束,该模型利用过完备字典进行信号分解,使其表示成字典中若干原子的线性组合,从而获得数据的精简表示。该表示具有自适应性,鲁棒性等特点,使其在信号与图像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稀疏表示的常见模型与主要求解算法,并研究了稀疏表示在图像重构与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 靖立伟, 史智兴, 袁福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延时短、近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农田信息检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农田检测系统的特殊性主要在于覆盖范围广,分组需要通过路由器中继才能到达目的节点,形成多跳网络。因此, 路由选择成为关键问题,不同的路由算法对网络的性能影响很大。该文分析了ZigBee网络层的Cluster-Tree和 AODVjr路由算法,根据农田检测系统的特点,定义了节点能量等级,通过建立冗余路径,降低低能量节点的功耗,增加网络生存周期。
  • 丁 晔1, 王会强1, 孙维连1, 孙 铂1, 郭 强2, 冯占生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连铸连轧工艺成功制备了 Pb-Ca-Sn-Al 合金的蓄电池板栅,通过光学显微观察、力学性能实验、腐蚀实验和电导率实验对不同浇铸温度、轧制温度、冷却方式及轧制变形量的蓄电池板栅 Pb-Ca-Sn-Al 合金的金相组织及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80℃浇注温度、93℃轧制温度、水喷淋冷却方式生产的Pb-Ca-Sn-Al 合金厚板带的力学与导电等综合性能最优,通过五道变形量为20%的轧制后,Pb-Ca-Sn-Al合金板带的抗拉强度σb 与屈服强度σp0.2 分别提高了40.3%和61.5%,抗腐蚀性能是轧制一道的1.69倍。
  • 崔冰艳, 梁 霞, 李占贤, 陈丽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并联农业机器人处于研究初期,农业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对稳定性,适应性,通用性的要求更高。本文提出一种可以应用于农业机器人的6自由度并联机构,通过控制输入,改变末端执行器来实现不同工作空间的作业。文中通过 MTLAB 编程求出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建立了结构参数优化目标函数,求解得到了一种最优的结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机构的静平台半径为140 mm,动平台半径为120 mm,杆长为 160 mm时,具有最大的工作空间。根据优化的结构参数,设计了农业机器人,并建立了农业机器人的虚拟样机, 并利用几何法绘制了该机构的工作空间。该项研究表明:结构参数的优化为农业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该新型农业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对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采摘,农药喷洒等,从而减轻劳动者的繁重的工作量。
  • 马 黎, 刘兴旺, 赵胜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期短、成本低、资源均衡是建设单位追求的目标,通常各目标之间相互冲突,本文提出 Pareto 进化算法理论求解此类多目标优化问题,编制进化算法优化模型,采用Pareto 理论和精英保留策略进行目标值选择,并引入小生境理论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产生多种施工方案供管理者选择。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正确可行。
  • 曹迎春1,2, 张玉坤1, 张昊雁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S 的表面成本和最短路径分析,以明代长城边防图集为依据,计算并绘制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大同镇的道路图,复原其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和驿传通行等信息,并论证 GIS 用于复原古代道路的可行性。同时,基于道路图初步分析大同镇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