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7-15
      

  • 全选
    |
  • 文英杰,李德红,江薰垣,徐汉虹
    2018, 41(4): 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糖基氟虫腈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降解动态,为后续糖基导向农药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
    考。本试验以2个糖基氟虫腈(GOTF和GOF)为研究对象,蓖麻为模式植物,研究了其韧皮部输导性,子叶吸
    收和培养液浓度变化,通过Kleier模型预测其吸收输导机制。结果表明:5h内韧皮部液中能检测出糖基氟虫
    腈,且GOF含量高于GOTF;子叶吸收表明,GOF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子叶中未检出GOTF;在培
    养液中化合物主要以糖基氟虫腈的形式存在; Kleier模型显示这两个化合物都不具有韧皮部输导性。表明
    GOTF在子叶中降解快,只能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韧皮部,而GOF可通过质外体途径和胞间连丝等共质体途
    径进入韧皮部,因此,其输导性优于GOTF。
  • 周一万,李 海,冯俊涛
    2018, 41(4): 6-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剂剂型对植物源农药的田间药效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川楝素制剂剂型对川楝素制剂生物活性的影
    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盆栽)药效试验对2%川楝素乳乳,2%川楝素水乳剂,2%川楝素微乳剂,
    2%川楝素可溶液剂,2%川楝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黄蚜和小菜蛾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5种
    剂型川楝素制剂对苹果黄蚜,3龄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其中2%川楝素乳油的生物活性最高,对
    苹果黄蚜LC50值为45.50mg / L,对小菜蛾LC50值为106.56mg / L.田间(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用
    药量条件下,2%川楝素乳油的对苹果黄蚜和小菜蛾的防效,速效性及持效期均优于供试的其余4种川楝素制
    剂。在施药量为45g(a.i。)/ hm2时,2%川楝素对苹果黄蚜防效与对照药剂5%吡虫啉乳油11.25g(a.i。)/ hm2
    的防效相当,药后7天防效达到最高峰为95.16%;对3龄小菜蛾药效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8.1克(一个。
    i。)/ hm2的药效相当,药后7d药效可达85%。因此,与微乳剂,水乳剂,可溶液剂和可湿性粉剂相比,将川楝素
    加工成乳油更有利于其生物活性的发挥。

  • 刘光富,徐 晋,王 莹,王斐然,朱美庆,王莉君,吴祥为,王 毅,花日茂
    2018, 41(4): 1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滴丁酸具有药效高,价格低的优点,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防除禾本科作物的双子
    叶杂草,莎草,及某些恶性杂草。为从分子层面上考察2,4-滴丁酸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人
    体造成的潜在危害,本试验选择牛血清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 - 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圆二
    色光谱(C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一分子的2,4-滴丁酸能够与一分子的牛血清
    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蛋白的内源荧光被猝灭,这个过程主要靠疏水作用力驱动,同时也伴随着蛋白构象的改
    变,以此判断两者的结合机制属为静态猝灭。研究表明:2,4-滴丁酸具有潜在的环境毒性,同时也为今后评价
    其在人体的致毒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车午男,李修伟,梁亚萍,纪学东,陈胜男,张鑫宇,纪明山
    2018, 41(4): 18-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紫穗槐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及毒理学作用,本试验采用浸叶法和栖息法测定了紫穗槐种子石
    油醚,乙酸乙酯,乙醇萃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并测定了各萃取物LC50
    浓度处理下,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
    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紫穗槐提取物对小菜蛾二龄幼虫均具有胃毒活性,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萃取物对
    小菜蛾的LC50
    分别为0.768,0.928和2.738mg/ mL的各萃取物LC50
    浓度处理下可抑制小菜蛾幼虫的谷胱甘肽S-转
    移酶(抑制率最高可达59%),并可激活酯酶活力。表明紫穗槐种子石油醚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胃
    毒活力,并能抑制酯酶活力,为杀虫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 勇,孙 扬,周明霞,王苗苗,韩立荣,冯俊涛,张 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14种小分子有机酸对小麦全蚀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草莓
    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发现枯茗酸,苯甲酸和肉桂酸的抑
    菌效较较。进一步对上述3种小分子有机酸的抑菌谱进行复筛,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病
    原菌的EC50。结果表明:枯茗酸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良好,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低
    至4.1735μg/ mL,肉桂酸对油菜菌核病菌EC50达17.8336μg/ mL,苯甲酸对小麦全蚀病菌EC50为
    37.364μg/ ml。离体组织实验结果表明,1000μg/ ml枯茗酸对草莓灰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分别
    为70.42%和80.41%,与对照药剂多菌灵250μg/ mL的防治效果相当。综上所述,小分子有机酸枯茗
    酸,苯甲酸和肉桂酸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枯茗酸的抑菌活性较好,可以开发为用于病原菌抗药性治理
    的替代药剂或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 贺宏伟, 陈 彬,韩立荣,冯俊涛,张 兴
    2018, 41(4): 29-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活体盆栽试验,
    对分离自不同地区和生态环境的100株土壤放线菌进行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作用方式的初步探索索。结果显
    示,初筛后有36个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7个菌株抑菌带宽度大于10毫米;生长速率法和
    孢子萌发活性复筛结果表明,有5株放线菌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其中NY-20菌株抑菌能力最强,其发乳原液
    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9.28%和83.04%,并可导致番茄枯萎病菌的基内菌丝细
    胞畸形;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Y-20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具有较好的保护(56.67%)和治疗(50.18%)作用,具
    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 禾丽菲,李晓旭,孙作文,慕卫,刘峰
    2018, 41(4): 3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QoIs和DMIs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性,在山东省黄瓜主产区采集黄瓜白粉病菌菌株,测
    定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的黄瓜白粉病菌对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在泰安岱岳区进行3年的田
    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除氟硅唑以外,城阳黄瓜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2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最低;淄川黄
    瓜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对4种药剂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
    7.29,19.66,27.40,250.00倍。与2011年相比,2013年和2017年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对泰安黄瓜白粉
    病菌的毒力均不同程度降低。泰安地区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3年除吡唑醚菌酯外2类杀
    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2017年几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其中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和己唑醇的防效下降尤为明显。综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地区黄瓜
    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两类杀菌剂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泰安岱岳区黄
    瓜白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度呈显着下降趋势,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逐年降低。

  • 董存涛,高 卫,霍静倩,张金林,曾思瑜
    2018, 41(4): 42-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除草剂先导化合物的作用靶标快速,精准预测以及活性分析,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基于
    化合物结构的反向寻找除草剂靶标的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分析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KEGG(京
    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氨基酸代谢通路图(ath00460),筛选出调节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蛋白;利用
    YASARA软件对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同源模建以及Autodockvina4.0软件模拟化合物小分子与靶蛋白
    的相互作用的方法,对筛选得到调节生成氨基酸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的专一性蛋白进行靶标库的建立,随后利
    用已知作用靶标的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可行性与可靠性的验证,建立了一种基于化合物结构的反向寻找靶标
    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筛选分析得到了166个调节生成关键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的专一性蛋白(涵盖已报道
    的18种与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有关的除草剂靶标酶),其中18个蛋白从PDB数据库中下载晶体结构,148个
    蛋白利用YASARA同源模建;利用烟嘧磺隆,甲磺隆,苯磺隆,灭草喹,多菌灵,毒死蜱六个已知作用靶标化化
    合物分子进行了可行性与可靠性的验证。本试验得到一种快速高效的基于化合物结构的反向寻找除草剂靶标
    的计算机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小分子化合物的靶点与未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为新农药创制
    的提供参考依据。
  • 刘 策,王 稳,乔 欣,张 薇,郭 冉,张利辉,董金皋
    2018, 41(4): 50-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取更高除草活性的化合物,以阿魏酸的羧基进行酰胺化的改造,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DMF作为
    脱水剂,BOP(卡特缩合剂)为催化剂进行酰胺化反应,最终得到了6个阿魏酸的酰胺类生生物。以反枝苋,稗
    草,马唐和油菜为供试植物,莠去津作为阳性对照,利用小杯法和茎叶喷雾法对6个化合物进行除草活性的测
    定。药物浓度设置为200mg / L.小杯法的结果显示,化合物5,6对油菜的根具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
    (73.96±6.09)%,(63.02±5.45)%。化合物6对稗草的茎抑制率为(63.46±7.68)%。在茎叶喷雾法的结果
    中化合物1~6均对稗草和马唐地上部具有抑制作用。其他化合物在对供试植物的小杯法和茎叶喷雾法的试
    验中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或相反具有促进作用。
  • 范小静,闫 合,李 昂,冯俊涛,马志卿,张 兴
    2018, 41(4): 5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圣女果为试材,研究了15%柠檬油微乳剂对圣女果浸泡处理后常温贮藏下的保鲜效果。通过对表面
    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了15%的柠檬油微乳剂的配方。经冷,热贮稳定性,稀释稳定性检测,其质
    量检测结果合格,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加工标准。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柠檬油微乳剂对圣女果有明显的保鲜作
    用,处理15d中后,坏果率为14.13%,分别比1-MCP和空白对照处理下降了40.56%和62.89%,可显着延缓圣
    女果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维Ç含量的下降,货架期可达到7D。柠檬油微乳剂有进一步开发为商品果蔬保
    鲜剂的潜力。
  • 吴丽媛,张 兴,周一万
    2018, 41(4): 62-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喷雾器械对农药的沉积量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喷雾器械对沉积量和防效的影响,本研究以20%吡虫啉可
    溶液剂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电动喷雾器,热雾机,静电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4种器械在温室大棚中施药,比较
    单位番茄叶面积上药剂的沉积量,并调查各处理对白粉虱防效。结果表明,当吡虫啉有效施用剂量为40.5克/
    hm2时,采用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施药,吡虫啉的原始沉积量分别比电动喷雾器施药高51.92%和46.63%,比
    手动喷雾器高61.64%和56.01%。当药剂施用量相同时,采用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喷施吡虫啉防治温室白粉
    虱,药后1,3,7d各处理的防效均优于采用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后3d中,各剂量处理防效为7D内
    防效最大值,当吡虫啉有效剂量为40.5g / hm2时,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施药处理对白粉虱的防效分别为
    70.55%和71.92%,显着高于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的57.9%和54.22%。由此可见,喷雾器械,沉积量和
    防效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就这4种器械而言,在大棚中建议使用热力烟雾机和静电喷雾器。
  • 郭红霞,梁亚萍,纪明山,李修伟
    2018, 41(4): 66-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紫穗槐果实中的总黄酮,研究了影响树脂静态和动态吸附与
    洗脱的主要因素,以单因素为基础,研究上样液浓度,上样液流速,洗脱剂的体积分数,洗脱剂流速对总黄酮分
    离纯化的影响,并找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静态吸附和解
    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86mg / mL,吸附平衡时间为6.5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解吸附平
    衡时间为1.8H其对紫穗槐总黄酮动态吸附和洗脱最佳工艺条件为:准确称取大孔吸附树脂15克装柱,床体
    积(BV)约30mL。以体积为30mL,浓度为0.75mg / mL的紫穗槐总黄酮粗提液过柱,流速为1.0mL / min,充
    分吸附后,再用3BV的超纯水洗柱,最后用50mL80%乙醇溶液以流速1.5mL / min进行洗脱。在此工艺条件
    下,能有效地洗脱色素,叶绿素等非目标成分,科学合理的分离纯化紫穗槐果实总黄酮,且操作简单,安全,成本
    低廉。

  • 田宏哲,张明浩,周鑫杰,袁宝辉,张晨光
    2018, 41(4): 73-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在土壤及大豆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采用液相色谱 - 紫外法测定不同
    样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量,大豆植株和大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NH2
    固相萃取柱净化;土壤样品用乙腈和水混合溶液提
    取,经液液萃取净化后,进行测定。当添加浓度为0.05,0.1,0.5mg /公斤时,螺虫乙酯的回收率为80.4%〜89.8%,相
    对标准偏差(RSD)为4.7%〜8.3%;在土壤,大豆植株及大豆中定量限(LOQ)均为0.02mg的/千克;螺虫乙酯在土壤和
    大豆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0d和1.58d。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107.52g(a.i。)/ hm2及其1.5倍剂量
    (161.28克(A.I。)/公顷)施药,于大豆蚜虫盛发初期先后施药2次,在青豆期和成熟期时,大豆中螺虫乙酯的最
    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及最大残留限量临时值(4.0mg / kg)的。本研究表明按规定在大豆田使用22.4%螺虫乙
    酯悬浮剂是安全的。
  • 李修伟,刘美璇,纪明山,梁亚萍
    2018, 41(4): 77-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测定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并以鱼藤酮为
    标准对照品,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穗槐果实总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出利用紫外比色法可以
    测定分析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的结论,该方法检测波长为289.1nm,定量标准曲线为Y =102.18x-
    0.0486,相关系数R为0.9996。加标回收率97.80%,相对标准偏差为0.7485%。在此检测条件下测定的紫穗
    槐果实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3.38mg/ g以下。利用本方法测定紫穗槐果实中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紫穗槐果实总黄酮含量检测。
  • 熊 永,万亚美,郭聪聪,刘聪娇,庞民好,刘颖超
    2018, 41(4): 82-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梨和土壤中伊维菌素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螺虫乙酯烯醇(螺虫乙酯 - 烯醇),螺虫乙酯羟基
    (Spirotetramat-mono-hydroxy)和螺虫乙酯醇酮(Spirotetramat-keto-hydroxy)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联用(UPLC-MS / 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硫酸镁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
    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0.005〜1
    mg / kg范围内,伊维菌素在梨和土壤中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8%~101%和93%~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在2.5%〜3.7%和2.0%〜4.4%之间,方法检出限(LOD)为5.6×10-3ng,定量限(LOQ)为0 0.005
    mg / kg。添加浓度为0.007~1.4 mg / kg时,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
    109%和82%~103%,RSD分别在1.3%~5.8%和1.5%~7.5%之间,螺虫乙酯,螺虫乙酯烯醇,螺虫乙酯羟
    基和螺虫乙酯醇酮的LOD分别为2.2×10-4ng,1.6×10-4ng,8.6×10-3ng和1.3×10-4ng,LOQ值为0.007
    毫克/公斤。该方法适用于24%螺虫乙酯·伊维菌素悬浮剂在梨和土壤中残留检测,操作简便,定量准确。

  • 童 琪,张佳星,张 宇,张传清,吴莹莹,王叶青
    2018, 41(4): 87-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技术,本研究根据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的β-
    tubulin基因序列设计外引物,内引物和环引物,并对扩增体系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使用羟基萘酚蓝(HNB)作为反应指示剂,反应体系(Bst DNA聚合酶0.16U /μL,外引物F3和B3均为
    0.2μmol/ L,内引物FIP和BIP均为1.6μmol/ L,环引物LB为0.8μmol/ L,Mg2 +为4mmol / L,dNTP为
    为1mmol / L,甜菜碱甜菜碱为0.6毫摩尔/ L)在等温(64℃)条件下反应1小时能特异性检测山核桃干腐病菌:以山
    核桃干腐病菌DNA为模板的反应液呈阳性(变为蓝色),而其余的病菌均为阴性(仍为紫色),该技术的最低检
    测限为1pg的/μL。
  • 秦培文,徐婧,纪明山
    2018, 41(4): 92-9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橘色糖丝菌XA-1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成分的分布及抑菌效果,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结合渗油法,
    以辣椒疫霉病菌为供试靶标进行活性追踪,对发酵液中活性成分进行初步提取,分离;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和10
    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对活性粗提物进行抑菌谱研究,对100μg/ mL浓度下抑制率在80%以上菌株进行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A-1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甲醇粗提物中,其在100μg/ mL浓度下
    对10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除对豇豆轮纹病菌的抑制率为48.0%外,对其余9种菌株的抑制
    作用均高于59%,其中对高粱炭疽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93.3%和89.8%,EC50
    值分别为19.33和22.24μg/ mL。以上结果明确了橘糖糖丝菌XA-1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成分的分布,抑菌效
    果及敏感菌株,有望从中开发出防治辣椒疫病和高粱炭疽病的新型抗生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李亚婷,孙彤彤,罗 强,李 星,康占海
    2018, 41(4): 96-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的防治白菜黑斑病,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生长速率法)对白菜黑斑病菌进行毒力测定,测定苯醚
    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4种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分别计算它们的EC 50,并筛选出
    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复配,计算增效系数。由结果得出4种药剂的EC50
    分别为0.176,3.315,14.707,
    0.170,表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比较明显;与其他2种药剂相比,吡唑醚菌酯和嘧
    菌酯对此病菌的抑制程度稍弱,其中嘧菌酯效果最差;由此选择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进行不同体积的二元配
    比,5个比例为10:0,8:2,5:5,2:8,0:10,其中比例为2点08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73,其余比
    例药剂复配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 张 璟,祝传书,张 兴
    2018, 41(4): 10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快速提取检测雷公藤甲素的分析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雷公藤根皮,不定根和发状根中雷公藤甲
    素的超临界CO2(SFE-CO2)萃取工艺,并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检测雷公藤甲素含量。
    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根皮中甲素较适宜条件为:萃取压力48.265 MPa,萃取温度35℃,改性剂正丁醇,静
    态萃取时间15min及CO2体积25mL。超临界CO2萃取不定根和发状根中甲素较适宜条件为:萃取压力
    27.580MPa,萃取温度55℃,改性剂乙醇,静态萃取时间20min及CO2体积25mL。添加回收率为80%〜
    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7%~10.6%。研究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全程分析时间小于1h,与常规溶剂
    剂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无污染,经济等优点。
  • 乔 欣,张 薇,郭 冉,张利辉,董金皋
    2018, 41(4): 106-1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升夏玉米田除草剂防效,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筛选出对夏玉米田杂草防效好,安全性高的除草
    剂和除草剂助剂组合。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选用2种自制除草剂助剂分别与4%烟嘧磺隆,
    10%硝磺草酮和30%苯唑草酮3种除草剂制剂桶混进行大田茎叶喷雾处理,从而达到除草剂减量增效的作用。
    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45克(A.I。)/公顷+ 0.5%的椰子油助剂除草活性最高,28d的总株数防效为88.18%,鲜重
    防效为97.13%,无明显药害症状,且产量为各处理中最高30%苯唑草酮27克(A.I)/ hm2的+ 0.5%的椰子油助
    剂施药处理28d的总株数防效为89.28%,鲜重防效为92.28%; 10%硝磺草酮150克(A.I)/ hm2的+ 0.5%的松香助
    剂施药处理28d的总株数防效为84.72%,28D鲜重防效为78.83%。综合比较,烟嘧磺隆,苯唑草酮减量1/4下
    添加椰子油助剂的施药处理优于其他施药处理。
  • 安静杰,党志红,高占林,吕海英,彭建红,潘文亮,李耀发
    2018, 41(4): 112-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浸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
    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均达到了极高抗水平,其抗性指数最高为
    1367.3;对氟啶虫胺腈抗性也达到了高抗至极高抗水平;但是对噻虫嗪和噻虫胺抗性只达到了中至高抗水平。
    以室内饲养敏感种群为基线横向比较,发现河北省各棉区棉蚜对噻虫嗪抗药性指数最高为74.29,对吡虫啉最
    高为32.13,氟啶虫胺腈最高为21.97,噻虫胺最高仅为7.14。综合来看,河北省棉蚜对包括第四代氟啶虫胺腈
    在内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高至极高的抗药性水平。

  • 沈亚明,张省委,钱 坤,王 荣,陈 旺,冯建国
    2018, 41(4): 117-1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精准、有效防治活动于水底的伊蚊幼虫,制 备 吡 丙 醚 乳 粒 剂。采 用 空 白 颗 粒 吸 附 载 药 油 相 的 方 法,
    通过对组成油相和空白颗粒 的 助 剂 种 类 及 用 量 进 行 筛 选,获得最佳配方。 最佳配方为:5% 吡丙醚,11% S-
    100# ,1%RF,1%吐温20,2%有机硅,3.2% 聚乙烯吡咯烷酮,3.2% 尿素,高岭土补足至100%,该产品性能稳
    定,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初衷。吡丙醚乳粒剂克服现有杀蚊幼制剂的缺点,对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小,具有较好的应
    用价值。
  • 万亚美,熊 永,庞民好,刘颖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检测青贮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B2(AFB2),G1(AFG1),G2
    (AFG2),T-2毒素,H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的分析
    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C18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净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离子监测
    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青贮玉米中9种真菌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9种毒素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71.86%〜110.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09%〜8.94%。方法检出限(LOD)在0.05〜7.5μg/ kg的之间,定
    量限(LOQ)在0.18〜25μg的/千克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青贮玉米中9种真菌毒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