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7-15
      

  • 全选
    |
  • 成国鹏, 孙红春, 张永江, 刘连涛, 王 曼, 李存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硕杂棉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化控技术和分期打顶结合的方式塑造出矮冠层(L)、波浪冠层(W,高矮相间)和高冠层(H)3个不同冠层结构的处理,研究各处理的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烂铃率和产量等。结果表明:在生育中后期,L和H冠层结构的中下层透光率显著低于W 冠层;W 冠层干物质积累总量比L高13.52%,其中营养器官比L冠层高20.87%,比H冠层低7.95%,生殖器官比L冠层高15.34%,比 H冠层高10.43%;烂铃率与脱落率W 冠层处于L冠层和H冠层中间水平;单铃重W 冠层比L和H 冠层高 7.91%和8.10%;W 冠层的产量略高于L,比H冠层提高12.08%。说明波浪冠层(W)棉花冠层结构的中下部由于获得更多的光照,降低群体烂铃率和脱落率,提高全株光合产物的积累,最终促进了棉花的生殖生长, 获得较高产量。
  • 刘云婷1, 张秋兰2, 王 倩3, 胡文静1, 段会军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河北省玉米种子质量及遗传基础,以2008-2013年河北省连续6年销售的玉米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净度、水分、发芽率、纯度等4项指标。同时,对2013年河北省种子管理站抽检的49份杂交种进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种子合格率分别为71.6%,73.3%,66.7%,80.0%,92. 1%,93.0%。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18对引物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SSR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每个SSR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3.61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4~0.86。在0.628 水平上,49份杂交种可划分为5个类群,血缘关系相近的材料划分在同一类群,类群与品种育成单位没有相关性。
  • 张艳俊, 张家瑞, 栗小英, 王海燕, 刘大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乙烯(Ethephon,ETH)等信号分子对小麦TaLr19TLP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半定量RT-PCR对ABA、SA、MeJA和ETH处理后TcLr19小麦中TaLr19TLP1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信号分子诱导后不同时间点,TaLr19TLP1基因表达趋势一致,但表达量差异显著。0.5 mmol/L ABA、0.5mmol/L SA、0.05mmol/L ETH、0.1mmol/L MeJA诱导后,TaLr19TLP1基因表达高峰出现较早,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同信号分子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不同浓度ABA诱导后,TaLr19TLP1基因在不同时间点表达量差异最明显。TaLr19TLP1基因在ETH诱导后6h出现表达高峰,在ABA,MeJA诱导后12h 达到表达高峰,在SA诱导后48h出现表达高峰。研究表明,该基因表达受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乙烯等信号分子的不同程度的诱导,乙烯最先诱导表达,并明确0.5mmol/L ABA、0.5mmol/L SA、0.05mmol/L ETH、0.1mmol/L MeJA为相对最佳诱导浓度。
  • 魏姗姗1, 舒晓晓1, 李雁鸣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河北平原区低产田小麦产量低、土壤肥力持续下降问题,作者在藁城市和保定市清苑区低产田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平衡施用无机肥及合理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物量、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习惯施肥相比,平衡施用氮磷钾无机肥并配以鸡粪有机肥提高小麦产量14% 以上,籽粒氮磷钾吸收量提高10%以上,籽粒N、P2O5、K2O利用率分别为32.6%,62.8%和23.2%,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提高14.2%。综合表现以在秸秆还田基础上,施用小麦籽粒带出N、P、K量相等的无机肥并配以1 500kg/hm2 鸡粪有机肥提高小麦秸秆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促进小麦养分吸收, 提高籽粒养分利用率,籽粒吸收氮磷钾比例与肥料施用接近,改善土壤肥力效果较好。
  • 谷秋莳1, 高志岭1, 马骁远1 翟留博1 李建国2 马文奇1
    饲料磷素是影响我国泌乳牛生产性能及其环境效应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跟踪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集约化和小区养殖模式下泌乳牛的磷素输入、输出以及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集约化奶牛养殖场的饲料磷素含量相对比较稳定(平均0.38%),与国内外的饲料磷素推荐指标比较吻合(0. 38%~0.42%),其中20%的奶牛场高于推荐指标,30%的奶牛场低于推荐指标;而养殖小区的饲料磷含量变异较大(平均0.45%),只有16%的养殖小区的饲料磷素含量介于推荐范围,61%的小区饲料磷含量高于推荐标准,23%的小区低于推荐标准;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饲料精粗比平均为60∶40,精、粗饲料磷分别占饲料磷总量的 69%和31%,而小区养殖模式下饲料精粗比为50∶50,精、粗饲料磷分别占其总磷量的57%和43%;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泌乳期磷素利用效率(305d)和泌乳牛年磷素利用效率(365d)为30.6%和27.9%,分别比小区养殖模式高7.8个百分点和7.1个百分点。
  • 孙 超1,3, 李博文1, 杨志新1 石 维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北省永清县蔬菜主产区黄瓜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不同质地土壤重金属与养分的分异特征,分析黄瓜温室土壤重金属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预测模型,并结合温室蔬菜土壤重金属的限值标准,提出温室黄瓜管理模式下导致重金属超标的土壤养分环境安全阈值。结果表明:设施黄瓜中壤质土壤表层Cd的变异系数达53.1%,具有空间分异型分布特征,Hg的变异系数达42.5%,属于弱分异型分布,其余重金属均表现为均匀分布特征。中壤土养分元素N、P、K和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5%,表现出了分异或弱分异的特征,分异特征明显;设施黄瓜重壤土与中壤土表现基本一致。该研究对具有分异特征的重金属元素Cd、Hg与养分元素构建了相关预测模型,包括线性方程、对数方程、二次方程、幂方程、指数方程5种类型,Cd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而Hg均未达显著水平。利用Cd和养分之间呈显著相关的预测模型确定了中壤土速效氮、磷、钾养分的环境安全阈值分别为66.67, 244.59,685.70mg/kg,有机质为13.38g/kg。设施黄瓜重壤土速效氮、磷、钾养分的环境安全阈值分别为 125.38,401.34,751.17mg/kg,有机质为20.00g/kg。
  • 王倩倩1, 刘树庆1, 宁国辉1, 邵 蕾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旱寒区错季蔬菜效益和氮肥利用率双低的客观实际,筛选出适用于坝上安全高效的缓控释氮肥是错季蔬菜提质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关键。选取尚义县为试验点,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缓控释氮肥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对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可丰牌稳定性复合肥料 (16-8-18)的白萝卜产量最高,为116 362.96kg/hm2,比不施肥增产63.82%,比复混肥增产8.43%;白萝卜按包地出售和按重量出售,分别为施用施可丰牌包膜缓释复合肥料(22-9-11)与施可丰牌稳定性复合肥料(16-8- 18)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8 299.9yuan/hm2 和79 638.2yuan/hm2,且产投比最大分别为1.7和4.2;施用施可丰牌包膜缓释复合肥料(16-8-18)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NO3-N含量最低,对改善土壤氮素环境有利。推荐当地种植白萝卜时选用施可丰牌稳定性复合肥料(16-8-18),将传统的包地出售改为按重量出售方式进行白萝卜的销售。这些为缓控释肥在错季白萝卜节能增效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婷婷, 舒清态, 欧光龙, 胥 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20株实测思茅松生物量数据建立生物量估测模型,以2006年景谷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DEM 为数据源,使用ArcGIS软件分析思茅松人工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模型以胸径和树高作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52 8,估测精度为85.4%,均方根误差为 14.81,可用来进行思茅松生物量估测;2)思茅松人工林乔木碳储量集中分布于海拔1 000~2 000m,各海拔区间的碳密度相差很小;研究区碳储量集中分布在缓坡、斜坡和陡坡,碳密度在险坡最大;碳储量在各个坡向分布比较均匀(除平地外),碳密度在阴坡上最大。不同龄级思茅松人工林乔木碳储量在空间上呈现不同变化特征。
  • 相丛超1, 张巍巍2, 罗双霞1, 赵建军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果萼下颜色分别为浅紫色和绿色2个茄子高代自交系及其后代F1 和F2 为试验材料,采用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研究茄子果萼下颜色的遗传规律。果萼下颜色为浅紫色和绿色的茄子果实套袋处理20d后果皮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白色,表明果萼下颜色和果实着色紧密相关;F2 群体中果萼下颜色各级别均有分布,为双峰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特点。最适遗传模型检验表明,F2 群体果萼下颜色遗传符合两对具有加性、显性和上位性作用的主基因以及具有加性、显性和上位性作用的多基因(E-0)模型;由遗传参数值得出,茄子果萼下颜色主要由以加性效应为主的两对主基因控制,在F2 中两对主基因遗传率为93.96%。最后通过果萼下颜色与分子标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了与果萼下颜色极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E06-5。从而为茄子果色遗传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 吴泽英, 薛占军, 高志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00μmol/(m2•s)的LED白光进行半光期和全光期照光5周,观察对番茄生长及光合的影响。与对照半光期相比,全光期照光下番茄株高、叶面积显著下降,而茎粗、比叶重显著增加,尤其是植株干物质累积增加了1倍,所增加的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中根>叶柄>花器>茎。全光期较半光期下番茄叶片的平均碳吸收速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全光期照光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与半光期无差异;全光期的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PSⅡ的激发能捕获速率qP 显著下降。PSⅡ和PSⅠ之间的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和PQ库还原程度1-qP 显著提高,反映出对PSⅡ的激发压加剧;在PSⅡ的能流分配中对过剩光能的热耗散途径以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为主,并伴随着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发生而呈现光损伤的特征;Fo、Fm 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反映出捕光天线叶绿素a遭受破坏的迹象。综合分析,全光期下叶片中干物质累积较大可能引起碳水化合物累积对暗反应产生反馈抑制。这种反馈抑制,会向光合机构的前端PSI、PSII乃至补光天线进一步传递反馈,从而导致光能吸收过剩的光胁迫。
  • 贾林光1, 王红宁2, 邵建柱1, 张学英1, 孙建设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导法(EL法)和电阻抗图谱法(EIS法)测定了二倍体和离体加倍获得的四倍体苹果矮化砧木 SH40一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并对二者的与抗寒性相关的几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的半致死温度比二倍体高,无论抗寒锻炼前期,还是抗寒锻炼后期,四倍体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二倍体,苹果矮化砧木SH40染色体加倍后抗寒性降低。
  • 张 莹1, 杜国强1, 张玉星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为试材,采用乙腈萃取和GC-NPD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 (BR)和水杨酸(SA)促进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降解效应。结果表明,毒死蜱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06%~104.73%, 变异系数为3.26%~7.27%,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1mg/kg,供试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鸭梨果实中毒死蜱残留检测要求。经BR和SA预处理的鸭梨果实,喷施毒死蜱后第3天与2h对照相比毒死蜱残留分别降低了50.3%和46.4%,并且显著优于自然降解率。BR和SA作用适宜浓度有所不同,分别以0.5mg/L BR和100mg/L SA效果为佳。对于采前喷施毒死蜱的梨园,施用0.5mg/L油菜素内酯和100mg/L水杨酸, 可分别于5d和7d后使毒死蜱残留量降至1mg/kg以下,比对照缩短2~4d达到检测标准。喷施BR和SA 均可提高果皮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能为其促进毒死蜱在果实中降解的原因之一。
  • 赵 斌1,2, 霍静倩1, 张 哲1, 齐 萌1, 张金林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转酮醇酶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酶类,在卡尔文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HMMER程序,对拟南芥转酮醇酶Transket的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获得了12个Transket家族成员,其中AT3G60750是一个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基因。利用MapInspect绘制了各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图谱。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拟南芥芯片信息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各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此类蛋白参与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及分子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李雪梅1, 李志霞1, 吴 彦2, 安鑫龙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室内分别研究了海洋卡盾藻培养液(细胞初始密度为0.11×105 cells/mL)接种不同初始密度海洋尖尾藻(分别为0.17×104,0.50×104,0.64×104 cells/mL)、东海原甲藻培养液(细胞初始密度为2.80×105 cells/mL)接种不同初始密度海洋尖尾藻(分别为0.13×104,0.38×104,0.63×104 cells/mL)后,分别培养15d 过程中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演替的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增大,海洋尖尾藻种群达到稳定期所需时间缩短,分别为接种后第6,5天和第3天,海洋卡盾藻全部死亡时间缩短分别为接种后第7天、第6天和第4天;同样,随着海洋尖尾藻细胞初始密度增大,海洋尖尾藻种群达到稳定期以及东海原甲藻被摄食完毕所需时间均缩短。在试验设计密度范围内,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均向海洋尖尾藻种群发生了演替,海洋尖尾藻扰动摄食海洋卡盾藻和海洋尖尾藻过滤摄食东海原甲藻分别是海洋卡盾藻种群和东海原甲藻种群向海洋尖尾藻种群演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 李少雅1, 赵 丹1, 孙晓彤1, 郭 巍1,2, 陆秀君1, 李瑞军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影响美国白蛾几丁质脱乙酰酶(hccda5)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因素,以pMD19-T-hccda5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hccda5基因全长,与载体连接并转化BL21(DE3)构建工程菌,探索载体、IPTG浓度、培养温度、诱导时间等条件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ET28a-hccda5在16℃诱导过夜时,目的蛋白表达量大,载体种类对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IPTG浓度和温度对目的基因表达基本无影响;诱导时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基因表达影响不同。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ccda5基因工程菌,实现了其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初步确定了影响其表达的因素, 为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提供了实验依据。
  • 尹海峰, 曹志艳, 王 宽, 李朋朋, 贾 慧, 董金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玉米鞘腐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本研究通过测定交互接种蚜虫和层出镰孢后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初步确定蚜虫危害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不携带和传播层出镰孢菌,但蚜虫排泄的蜜露能够促进层出镰孢的生长;接种层出镰孢后再接种蚜虫的处理发病率、病情指数均较只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显著性增加;‘郑单958’和‘浚单20’接种层出镰孢后再经机械刺伤并涂抹松三糖溶液的处理发病率较只接种层出镰孢的处理分别增加了22.22%和11.33%,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9.12和13.03。表明蚜虫取食造成的伤口及排泄产生的蜜露会加重玉米鞘腐病的发病程度。
  • 张永红1,2, 徐 建3, 张建楼1, 霍珊珊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GP5和M 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同步表达水平,本试验依据动物偏爱的密码子对GP5和M 蛋白基因分别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并利用本室构建的含内部核蛋白体进入位点(IRES)载体pcDNA-IRES,将密码子优化的和野生型的GP5基因和M 蛋白基因分别插入到IRES的上下游,分别构建成GP5与His-标签融合和M 蛋白与Myc-标签融合的密码子优化的和野生型的GP5/M 双基因表达载体pcDNA-OpGP5/His-IRES-OpM/MH 和pcDNA-GP5/His-IRES-M/MH,将双基因表达载体转染 HEK293T细胞使其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比较GP5和M 蛋白在真核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密码子优化可明显提高GP5和M 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试验为GP5和M 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 高玉红1, 杨学颖2, 李宏双1, 吴广军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检测春季和秋季奶牛舍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含量,对河北省北部寒区大跨度有窗密闭奶牛舍中有害气体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NH3 含量明显高于秋季,是秋季的1.8~ 4.6倍,且2个季节舍内一天中NH3 含量的连续变化曲线基本一致,5:00~8:00达最高峰,平均分别为11.1 和3.5mg/m3。春秋两季舍内CO2 含量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规律,尤其是春季,早晚含量均超过1 500mg/ m3。舍内CO2 含量与垂直空间高度密切相关,秋季早晚1.2和1.8m高度处的CO2 含量极显著高于0.6m处 (P<0.01)。另外,春秋两季早中晚舍内CO2 含量均显著高于运动场和场中(P<0.01),尤其是早晚,春秋2个季节舍内CO2 含量分别是舍外的4.8和3.2倍,该研究可为寒区密闭奶牛舍的设计和环境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 李玉荣, 陈立功, 胡 凡, 武现军, 霍书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鸡源大肠杆菌河北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流行现状,本研究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通过PCR 方法测定其质粒不相容群。结果表明,39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其中氧氟沙星(Oxfendanzole, Ofl)最高,为76.9%,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at)最低,为64.1%;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情况差别较大,其中卡那霉素(Kanamycin,Kan)为100%,而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Spe)最低,为30.8%。质粒不相容群分析表明,IncB/O、IncK、IncFIB、IncFrepB、IncI1、IncA/C、IncFIC、IncP、IncN、IncFIA、IncT、IncL/M 为阳性,其中前三者的阳性率最高,依次为41.0%,38.5% 和25.6%;未检测到IncW、IncY、IncHI1、IncHI2、IncX、 IncFIIs的存在,且多重比较显示,保定不同地区的禽源E.coli质粒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王 鹰, 施江波, 张 媛, 王士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预测,可很好地反映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与其主要力学性质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精度高,可节省大量的试验费用。
  • 温 静1, 程 茂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温室往往受到地域、温度、时令等多种参数的影响,在实际农作物生长的监测控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鉴于目前温室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花卉生长的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和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的环境测控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环境参数检测的精度和数据融合的客观性,为花卉的生长提供了较为适宜的温室生长环境。
  • 高蒙蒙, 蔡振江, 刘泽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基于模糊算法的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研究将模糊算法应用到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的温度控制中,选取混凝土试件中心温度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温差E 和温差变化EC 作为输入变量, 根据控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再依规则表进行模糊推理,得到输出控制量—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F(或加热管的加热占空比D),进而控制制冷或加热功率,并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试件中心的实时温度,及时调整输出控制量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算法,采用模糊算法的温度控制器,不仅能有效减小超调量和响应时间,提高控制精度,增加试验结果的指导价值,还可以节能,提高经济效益。
  • 武 猛, 程伍群, 吴现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化规律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本研究利用河北省 1988-2012年用水量资料,分析了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总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0.59亿m3;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及其所占比重均逐年增长。耕地面积连年的下降和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增加、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的减少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人口增长是生活用水连年增加的重要因素。
  • 何 义1, 杜海英2, 李 成3, 淑英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分离富集茶叶中的铅,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的新方法,以8-羟基喹啉(8-HQ)为配位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详细考察了pH 值、8-HQ用量、萃取剂体积、萃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铅离子在0.2~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45μg/L,对1.0μg/L和5.0μg/L铅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2%和 3.25%。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市场销售的7种茶叶样品(16个)中铅的检测,12.5%的茶叶样品铅含量大于国标5.0mg/kg。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作为茶叶中铅的检测方法。
  • 马艳莉, 刘亚琼, 孙剑锋, 牟建楼, 王 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方腐乳是我国传统腐乳中风味最为独特的品种,目前关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较少,对其风味物质萃取方法缺少比较研究。本文比较了同时蒸馏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法对青方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效果,并对动态顶空法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动态顶空法萃取效果优于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的风味物质数量分别是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的1.7和2.7倍,峰面积分别为二者的1.2和21.5倍;使用动态顶空法,在萃取温度50℃、平衡时间40min、吹扫时间60min时可得到相对最佳的青方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效果。
  • 宋之杰, 郝得全, 崔冬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通过查阅河北省农业 2004-2012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波拉特法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得知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3-2017年5年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做出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提高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对策,为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