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3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7-09
      

  • 全选
    |
  • 柯会锋,王省芬,吴立强,李志坤,张 艳,张桂寅,马峙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前期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PhyA 棉花新材料,分析其在低磷土壤条件下的纤维品质及黄萎病抗性。结 果发现:受体品种‘农大94-7’转基因株系的纤维伸长率、马克隆值、平均长度、纤维长度、成熟度与对照存在显著 差异,比强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受体品种‘农大棉7号’转基因株系纤维整齐度、平均长度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而伸长率、马克隆值、比强度、短纤维率、成熟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转基因株系纤维品质在世代间存在一定程 度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农大94-7’、‘农大棉7号’转PhyA 株系黄萎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综 合分析各株系纤维品质与黄萎病抗性,结合其产量性状表现,筛选出1个(G2)耐低磷优良新品系。
  • 王树林,祁 虹,王 燕,张 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经济合理施肥量,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按照N、P2O5、K2O分别 设置了0,75,150,225,300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 影响。结果表明,N用量在0~150kg/hm2 之间时随施N量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增加,在N用量超过150kg/ hm2 后小麦籽粒产量趋于稳定,籽粒N含量随施N量增加先升后降,在225kg/hm2 时达到最大值2.249%, 籽粒N田间携出量随施N量增加先升后降,在225kg/hm2 时达到最大值190.5kg/hm2;随P2O5 用量增加, 籽粒产量先升后降,施P2O5 量在75kg/hm2 时达到最高值,P2O5 用量在300kg/hm2 籽粒产量降低5.1%,籽 粒P含量与P2O5 田间携出量随施P2O5 量增加而持续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0.700%与131.3kg/hm2;K2O 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K2O 量的增加,籽粒K 含量持续增加,K2O 田间携出量在34.6~ 37.0kg/hm2之间。综合考虑产量结果与氮磷钾养分的田间携出量,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N 150 ~ 225kg/hm2,P2O575~150kg/hm2,免施钾肥。
  • 章淑艳1,李彩菊2,王素花3,胡永宏2,柳术杰2,孙志梅4,古述江1,董聪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动态、养分吸收利用的影 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磷>氮>钾;中量施肥水平的处理分枝 数、单株荚数及产量均最高。本研究条件下,红小豆适宜施肥量分别为N 70~75kg/hm2、P2O575~85kg/hm2 和K2O 75~80kg/hm2。红小豆分枝期以后对养分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至收获时,中量施肥处理氮磷钾累积养 分量分别占到了全生育期累积养分总量的85.8%,86.0%和85.2%。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 61.2%(N1),14.0%(P2)和39.8%(K2),且氮素的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递减趋势;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 7.55kg/kg(N2),6.23kg/kg(P2)和5.79kg/kg(K2);生理效率分别为15.39kg/kg(N2),45.23kg/kg(P3), 14.56kg/kg(K2);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3.9%(N2),24.6%(P2)和22.9%(K2)。本试验条件下,生产100kg籽 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5.97kg,磷素1.40kg,钾素3.09kg,氮磷钾需求比例为4.26∶1∶2.21。
  • 夏 博1,邱红绪2,陈佳明1,张 欣1,文宏达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节水节肥高产研究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采用旱 棚盆栽试验,研究液膜覆盖、灌水与施肥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欠水 条件(200mm)与贫水条件(300mm)下,液膜覆盖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效果显著,L3水平(液膜45kg/hm2) 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比L1水平(无液膜)分别增加了33.88%,36.07%,产量增加53.77%,20.76%;平水 (400mm)、丰水条件(500mm)下,夏玉米株高、茎粗与叶面积指数在全生育期均高于欠水、贫水处理,并且产量 显著高于欠水、贫水处理,水、肥、液膜对夏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W(水分)>F(施肥)>L(液膜);以 C11(W3F3L1)处理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0.2mm,5.86,148.83g/pot。综上,在缺水 条件下,喷施液态膜可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28.18kg/(mm·hm2);水分充足时夏玉米高产高效的 最优方案为:W3(400mm)+ F3(N-P-K:180-120-135kg/hm2)+L1(液膜0kg/hm2)。
  • 杨园园,王雪君,刘春敬,廖文华,高志岭,谢 芹,马文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技术与开路激光测定装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定了集约化奶牛养殖场(产 奶量接近我国平均水平)的季节氨排放,旨在研究奶牛养殖过程中氨排放的日排放特征、季节排放特征及排放 强度。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氨的日排放规律表现出中午高、夜间低的特征,该特征是由风速和温度的复合影 响所致。不同季节的氨气日排放速率范围为119.5~191.0g/(head·d)(变异系数为19%),其中以冬季最低, 夏季和春季最高,因此温度的季节性差异是主要原因。各季节氨气排放速率平均为160.9g/(head·d),相应 的年排放因子为58.7kg/(head·年),其氨氮(NH3-N)损失占饲料氮素的34.5%,排放强度(生产1t标准牛 乳的氨气排放量)为17.1kg。在未来还应加强开放型奶牛场N循环对饲料氮素的损失系数及其排放强度的 影响的研究。
  • 韩娟,赵金莉,贺学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效、廉价和颇具潜力的原位绿色技术。针对白洋淀湿地重金属 污染(Cd>Pb>Zn>Cu)现状,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提供超富集植物资源,本研究在白洋淀淀边、淀中、淀内台 地分不同季节采集了26种优势植物及根际沉积物,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植物重金属积累特性进行了分析。结 果显示:① 龙葵(Solanum nigrum L.)是Cd 超富集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和无芒稗 (Echinochloa crusgali L.)为Cd潜在超富集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hispidus (Thunb.) Les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为Cd富集植物。②旋覆花为Pb超富集植物,龙葵为Pb富集植物。③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为Cu超富集植物,蟋蟀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和长芒 稗是Cu富集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和水蓼为Cu潜在富集植物。④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artz)和地肤(Kochia scoparia (L.)Schrad.)为Zn超富集植物,蟋蟀草、水蓼、鬼针草(Bidens pilosa L.)、无 芒稗、猪毛菜和阿尔泰狗娃花为Zn富集植物。由此说明,龙葵和旋覆花是Cd和Pb、水蓼是Cd和Cu、蟋蟀草 是Cu和Zn的理想提取植物。该结果为白洋淀湿地重金属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罗沙1,兰济艳1,林声威2,孟 昱2,邸 葆3,李保会1, 张 芹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年生紫丁香苗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CO3 胁迫对苗木根系质膜ATP酶 (PM-ATP ase)和EIS的影响,探寻EIS参数与PM-ATPase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估算模型,及对模型进行 了验证。其中胞外电阻率(re)与PM-ATPase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是-0.959,是估测盐碱胁迫处理 后紫丁香根系PM-ATPase活性最佳参数,其最佳估测模型为y=-0.0124x3+1.1659x2-36.267x+385.35。 研究结果为EIS技术快速评价盐碱胁迫下紫丁香根系的PM-ATPase活性及耐盐碱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任勇响1,郑 辉2,申连英1,王晓玲1,王 瑶1,段开行1,毛永民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220株母本为冬枣、灵宝大枣、鸡心枣和大荔龙枣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 的自然裂果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实生后代果实抗裂果能力有很大差异,出现超母本现象,筛选出极抗 裂和抗裂类型76个。枣实生后代果实成熟期也出现较大分离,分离出早熟、中早熟和晚熟等类型。通过对果 实品质和丰产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果个大极抗裂优良干鲜兼用中早熟类型1个,极抗裂优良鲜食类型9 个,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类型分别有1、3、1、3和1个。
  • 吴晓蕾,李敬蕊,刘天丽,王璐玮,高洪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培油菜、生菜为试验材料,在高氮水平下研究γ-氨基丁酸(GABA)不同喷施时间(高氮处理后6,12, 18d)对叶片的硝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处理后18d喷施GABA(75mmol/L)效果最好,此时油菜、 生菜叶片的NO- 3 -N、NO- 2 -N含量显著降低,NH+ 4 -N含量以及NR、NiR、GAD活性均显著升高;其次为高氮处 理后12d喷施GABA处理;高氮处理后6d喷施效果最差。结果说明叶面喷施GABA对油菜和生菜的硝酸盐 代谢调节具有时效性,最佳的喷施时期为高氮处理后18d(或采收前6d)。
  • 薛占军1,宋永格1,王俊玲2,王梅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采后西兰花易黄花和品质劣变导致的快速衰老问题,以西兰花品种‘优秀’为试材,对采收后的西兰 花进行低温冷藏(4±1)℃处理,以室温贮藏(25±1)℃为对照,分别在第0,2,4,6,8d测定叶绿素、蛋白质、VC、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室温贮藏下的西兰花相比,低温冷藏第4d下花蕾中的Chl a、Chl b、Vc和实 际光化学效率Y (II)降低幅度较小,分别为46.7%,53.0%,54.7%和12.2%,而花茎中的Vc和可溶性蛋白则 呈现较高幅度的增加,分别为132.3%和91.8%。随着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无论是室温贮藏还是低温冷藏下 的西兰花色素均开始大幅度分解,花蕾和花茎发生明显的黄花且其营养品质开始变劣。因此,从商品品质和营 养品质综合考虑,西兰花采后应进行低温冷藏并在4d之内食用完毕。
  • 冯 浩,刘洋洋,董茹青,许 铭,韩青梅,高小宁,黄丽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rgonaute(AGO)蛋白作为沉默复合体RISC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小RNA分子的调控功能。为了 明确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AG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小RNA分子作用机制奠 定基础。本研究从苹果树腐烂病菌基因组中比对出2个AGO蛋白的编码基因VMAGO1 和VMAGO3,序列分 析发现其均具有Argonaute的标志性功能结构域PAZ和PIWI,并与粗糙脉孢菌和构巢曲霉的AGO蛋白具有 高度的同源性。基于同源重组原理成功获得了VMAGO1 和VMAGO3 的基因单缺失突变体,其菌落、菌丝形态 及菌落生长速率与野生型03-8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VMAGO1 和VMAGO3 的缺失不影响病菌对盐离子 胁迫的响应,而VMAGO3 能够参与病菌对pH、H2O2 胁迫的响应,且VMAGO3 的缺失能够影响病菌的致病 力,其具体调控机理还需进一步验证。
  • 康健,张林,张梦雅,闫红飞,刘大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1对EST-SSR引物、30对SSR引物及40对小麦叶锈菌EST引物,以小麦条锈菌为对照,对小麦 叶锈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三类引物在小麦叶锈菌和小麦条锈菌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55、77、 53个稳定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5、36、12个,平均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45.45%,46.75%,22.64%。 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1~9,3种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6、2.6、1.3。2对小麦叶锈菌中单一等位基因 的EST引物EST-6和EST-23可在小麦叶锈菌中分别扩增出625和384bp的特异片段。进一步用其他6种 锈菌和小麦散黑穗病菌对这2个特异引物进行检测,均未扩增出其特异性片段,表明引物EST-6和EST-23在 小麦叶锈菌中具有特异性。
  • 李华义,何运转,张艳杰,刘廷辉,李亚宁,刘大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引起掌叶半夏疫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对河北省安国地区掌叶半夏疫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 化、致病性测定以及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鉴定。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得到了疫霉菌、镰刀菌、 链格孢菌等几种候选病原菌,健康植株在接种疫霉菌菌株后,出现了与田间病株相似的症状。该疫霉菌株最高 生长温度为36℃,异宗配合,孢子囊有明显的一个乳突,脱落孢囊柄平均长度约为2.9μm,其rDNA-ITS序列 比对结果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同源性为99%。结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引起掌叶半夏疫病 的病原菌为Ph.parasitica。
  • 张永信1,刘晓杰2,冯争光2,黄娟英2,杨金库2,王桂英2,杨鸿飞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金银花褐斑病防治的靶向性,加强对银花褐斑病病原的检测。依据科赫氏法则,采用‘巨花一 号’金银花褐斑病病叶为试材,经过平板分离、菌种纯化、叶片接种试验和ITS鉴定。通过3次病原菌分离、检 测,共分离真菌71株,从金银花叶片上首次筛查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ini)、旋丝毛壳(Chaetomium bostrychodes)两种潜在致病菌;另外,还有2株具有生防价值的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和黑附球菌 (Epicoccum nigrum);试验证实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为金银花褐斑病病原微生物。
  • 娄世杰1,孙鑫博2,梁中银1,边秀举2,李会彬2,王丽宏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监测狼尾草植株的形态指标,研究了多效唑对狼尾草生长及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施多效唑 显著影响了狼尾草的株高、冠幅与节间长度,而对叶片长与宽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浓度为300,400mg/L 多效唑能有效抑制株高,施用后40d分别较对照降低28.7%,33.6%,之后抑制作用减弱;冠幅随多效唑浓度 的增高呈降低趋势,20d及之后400mg/L多效唑对冠幅的影响显著,300mg/L多效唑处理40d时的冠幅与 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狼尾草基部节间长度随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呈降低趋势,多效唑对基部第2节间长度影响最 大,200,300,400mg/L多效唑处理的节间长度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4.6%,54.7%,66.5%。随着多效唑浓度的 提高,狼尾草植株倒伏比例减少,倒伏程度降低。施用300~400mg/L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狼尾草抗倒伏能力。
  • 霍珊珊1,王利月1,张永红1,张建楼1,徐 建2,崔 丹1,仲 飞1,李秀锦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重组鸡白细胞介素-7(chIL-7)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试验分析了影响基因表达的一些因 素,包括转染方法、质粒用量、转染时间及表达时间等,对重组chIL-7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 法确定了利用HEK293T细胞表达重组chIL-7的最适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T75细胞瓶中,由脂质体介导 使用30μg质粒,转染4h,表达48h和由磷酸钙介导使用40μg质粒,转染6h,表达60h可以获得较高的表达 效率,表达水平分别为(124±9)和(94.3±8)μg/106 个细胞。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hIL-7的功能提供有利 条件。
  • 徐 建1,2,霍珊珊3,张建楼3,张永红3,崔 丹3,仲 飞2,3,李秀锦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猪CD163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重要受体之一。为探讨此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与 PRRSV的相互作用,需要建立稳定表达猪全长CD163基因的细胞系。首先通过RT-PCR方法从猪肺泡巨噬 细胞中扩增猪全长CD163cDNA,然后通过KpnI和XhoI将其插入到pcDNA3.1A质粒中,构建成真核表达 载体。将表达载体转染CHO-K1细胞,通过G418加压,筛选出在细胞膜上稳定表达猪CD163的细胞系。结果 显示,扩增出的猪CD163基因与基因库的序列基本一致,个别碱基的突变没有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通过 转染表达载体和G418筛选,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猪全长CD163基因的CHO-K1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证实,重组猪CD163可在CHO-K1细胞膜上进行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PRRSV与CD163受体相互作用提供 了必要条件。
  • 杨若松1,2,邢宪平3,冯志新1,华利忠1,熊祺琰1,Hassan Zackaria Ali Ishag1,4,邵国青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滴鼻免疫新途径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与肺内免疫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来确定 滴鼻免疫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保护力。将20只猪随机分为肺内免疫组、滴鼻免疫组、健康对 照组和攻毒对照组。定期观察和检测各组猪免疫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滴鼻免疫组免疫后,猪群体温正 常,无免疫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免疫途径安全可行;滴鼻免疫组和肺内免疫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IgA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极显著(P <0.01),但滴鼻免疫组与肺内免疫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CD4+数值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肺脏剖检评分显示滴鼻免疫组的肺脏的病变水平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 降低(P <0.01),保护率达到60%,相对低于肺内免疫组100%的保护率。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 滴鼻免疫方式,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力。
  • 苏 伟,胡宝月,王 琼,陈 雯,史亚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丁坝坝面及背水坡水毁问题,采用物理模拟方法,进行正态水槽概化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 析丁坝坝面及背水坡的水毁过程,找到破坏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丁坝坝面及背水坡水毁机理,根据相 应部位水流特点及破坏形式设计出混凝土浆砌条石护面和混凝土块铰链排护面2种整治防护结构,并对2种 结构进行比选。试验结果表明:丁坝坝面及背水坡水毁的主要动力是高速翻坝水流,破坏程度与丁坝前后的跌 水高度有关,混凝土块铰链排护面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 李红梅1,路维2,王军林1,任小强1,孙建恒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进行设计和分析时,动力稳定性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本研究将上部的单层球 面网壳与下部支承结构作为整体,研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在分析计算时,考虑了网壳的初 始几何缺陷以及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研究了下部支承结构的刚度对网壳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杆件的 塑性发展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下部支承结构的刚度对网壳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网壳 进行地震分析或动力稳定分析时,应将上部的网壳与下部支承结构作为整体进行分析。
  • 甄立志,王森林,王博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粘滞阻尼墙对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本研究采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模拟钢框 架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无控和有控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对比分析,来研究粘滞阻尼墙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 钢框架中适量的布置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方法。
  • 张 翕1,孟志良2,王 云3,姚志玉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常用掺合料Ⅱ级粉煤灰和S95矿粉,采用加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单掺掺合料对C25混凝土碳化 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25混凝土不同龄期加速碳化深度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总体的变化规律基本 一致;当矿粉掺量增加时,C25混凝土各龄期得加速碳化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2)相同龄期不同粉煤 灰(或矿粉)掺量的C25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相差不大,且同属于现行预拌混凝土标准中T-IV抗碳化性能等 级;在单掺掺合料混凝土中,编号50S28d加速碳化深度最低。(3)针对28d加速碳化深度低的配合比进行了 经济分析,编号40S不仅具有较低的28d加速碳化深度,而且单方成本最低。
  • 董 喆1,刘兴旺2,何洪明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日益增加,养护任务的不断加重,快捷、准确地评价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成为 必要前提。本研究提出TOPSIS法与突出“局部差异”法相结合来评价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突出“局部差异” 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可得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的相似程度,从而得出评价路 段的使用性能。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出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 冯双双,田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引起的地形效应会使地物的光谱特征产生扭曲,对地表地物的识别与分类产生 不利影响。地形校正是定量化遥感的前提,能够有效地提高目标地物识别与分类的精度,因此地形校正作为山 区遥感图像预处理的重要步骤,对提高遥感应用的精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阶校正模型、地形均衡 模型、坡度匹配模型3种归一化模型对高黎贡山南段低太阳高度角下的TM 图像进行地形校正试验,对归一化 模型在山区低太阳高度角遥感图像地形校正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3种模型中,坡度匹配模型更适 用于研究区低太阳高度角遥感图像的地形校正。
  • 朱舟,童向亚,郑书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LED植物光源光照分布的不均匀问题,首先建立了红、蓝光LED组合分布的植物光源阵列光照度 分布及光照均匀度模型。综合考虑照明区域的光照均匀性及面积大小2个因素,构建出光照区域优劣评价函 数,以矩形结构的LED植物光源为例,应用粒子群算法确定出最优的光照区域。在光照均匀性与面积2个因 素的影响比重为7∶3条件下,得到了最优区域是光照平面中央位置面积为21.5462cm×18.1cm 的矩形区 域,红、蓝光均匀度均达到了0.862 2。与采用传统方法模拟的光照度分布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应用粒子群算 法确定LED植物光源的最优光照区域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寻优功能。该方法可为LED 光源下植物最优培养区域的自动跟踪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