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1年, 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2-27
      

  • 全选
    |
  • 王继唯,袁浩,马阳,张世卿,张 培,张建发,李晓鹏,彭正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河北省黑龙港区轻壤质和砂壤质土壤分布较多、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氮肥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轻壤和砂壤质麦田同时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探讨小麦旗叶 SPAD 值动态变化、叶绿
    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植株全氮、干物质、产量、氮素效率等。结果表明:轻壤质小麦开花前
    后 SPAD 值、叶绿素荧光和叶面积指数均以氮肥基追比 4∶6 较好,砂壤质则为 3∶7 较好;灌浆期轻壤质和砂
    壤质各处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相近。2 种质地土壤下小麦籽粒全氮积累量远大于秸秆,轻
    壤质植株干物质、全氮含量和产量高于砂壤质,且轻壤质氮肥基追比 4∶6 处理植株全氮较砂壤质提高 32.8%,
    轻壤质小麦最高产量较砂壤质增加 41.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回
    收率等轻壤质均以 4∶6 处理最高,砂壤质则以 3∶7 最优。因此,轻壤质土壤小麦高产潜力强于砂壤质,两者
    合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 4∶6 和 3∶7,生产上应该针对不同质地土壤类型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合理分配氮肥。
  • 刘德祥,李淑文,张宝东,张宇航,文宏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水肥配合(2 品种 +2 灌水水平 +4 施肥水平)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量和养
    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明确水肥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2018 与 2019 年度冬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均以‘石麦 22’
    在中肥下达最高,‘济麦 22’在高肥下为最高,2 水优于 1 水处理;(2)冬小麦吸氮量均表现出高肥 > 中肥 > 低
    肥 > 不施肥的趋势(‘石麦 22’春 1 水处理除外);中、高肥水平下,增加灌水次数明显提高灌浆期小麦吸磷量
    和吸钾量;2 种灌水条件下,成熟期中低肥水平下小麦吸磷量和吸钾量差异不显著;(3)‘济麦 22’比‘石麦
    22’表现出更高的 WUE 和肥料利用效率,通过将各处理下的冬小麦产量、干物质量和养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济麦 22’以春 1 水高肥(N 30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210 kg/hm2、50 m3/667 m2 )处理为最优方案;
    ‘石麦 22’则以春 2 水中肥(N 225 kg/hm2、P2O5 112.5 kg/hm2、K2O 157.5 kg/hm2、100 m3/667m2 )处理表现最优。
  • 赵赫,陈任强,高惠嫣,张月辰,刘宏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冬小麦耗水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对不同灌水量和施钾量的响应规律,试验选取节水抗旱
    品种‘石麦 22’,设置了 2 个灌溉水平 W1(拔节期灌溉 60 mm)和 W2(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溉 60 mm),
    以及 3 个施钾水平 K1(K2O 225 kg/hm2 )、K2(K2O 135 kg/hm2 )和 K3(K2O 90 kg/hm2 )。试验结果表明:
    灌溉水量和施钾量对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的上限值和
    成熟期叶片衰减后叶绿素的下限值越高;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表现为:K1>K2>K3,K1 的干物质积累量比 K2
    和 K3 分别增长了 0.78% ~ 2.2% 和 4.0% ~ 4.3%。各处理中 W2K1 的耗水量最大,W1K3 的耗水量最小,其
    值分别为 399.33 mm 和 347.33 mm,K1 处理的耗水量相比 K2 和 K3 分别增加了 0.7% ~ 3.6% 和 4.1% ~ 6.3%,
    W2 处理的耗水量比 W1 增加了 8.2% ~ 11.3%;灌溉水量、施钾量以及水钾交互作用对理论产量的影响达到
    极显著水平(P<0.01),各处理中 W2K1 的产量最高,W2K3 的产量最低,其值分别为 10 469.23 kg/hm2 和
    8 727.1 kg/hm2 ;成熟期 W1K2 的干物质分配比例表现最好,穗占比达到了 64.22%,且 W1K2 的水分利用效率
    达到了 2.81 kg/m3 ,比其他处理提高了 3.3% ~ 15.2%。所以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提高穗在干物质积累中所占
    比例的角度考虑,W1K2 为最佳的水钾处理方式。
  • 李森,程宵婧,侯非凡,公菲菲,刘娟,杜崴,亢秀萍,邢国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拓宽对黄花菜基因功能研究的技术体系,本研究以黄花菜‘大同黄花’为试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
    据库检索和 PCR 技术克隆得到了黄花菜 HcPDS 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序列全长 1710 bp,编码 570 个氨基酸。该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 PDS 基因家族典型的 Phytoene desat 结构域,分子量为 63.719 72 kD,等电点为 7.53,
    是亲水不稳定性蛋白。通过序列比对,发现 HcPDS 基因与水仙、芦笋等植物中的 PDS 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通过构建黄花菜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体系,黄花菜幼苗被侵染后,接种 pTRV2-HcPDS 的植株新叶出
    现不完全的光漂白现象,叶片中的 HcPDS 基因表达量相比接种 TRV2 空载的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植株分别下降
    了 73.33% 和 71.72%。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植株叶片则无光漂白现象出现,且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的 HcPDS 基
    因表达量相比无显著差异。所构建的黄花菜 VIGS 体系可有效沉默 HcPDS 基因,为黄花菜功能基因的鉴定与分
    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 王丹丹,张庆银,李燕,齐连芬,牛瑞生,赵晓明,师建华,田国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不同时期番茄植株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变化,试验采用袋培方式,全生育期不施
    基肥和追肥,定期进行随机取样,分别测定番茄干物质及植株体内根、茎、叶、果中的氮、磷、钾、钙、镁
    含量和吸收量。结果表明:番茄全生育期内,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度整体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定植后
    19 ~ 46 d 为苗期,干物质主要集中在叶中,定植后 46 ~ 74 d 为开花结果期,干物质仍主要集中在叶中,但果
    中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定植后 74 ~ 103 d,干物质集中在果中。随定植天数的增加,根中全钾、全镁的元素含
    量均呈下降趋势,全氮、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全钙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定植后 32 d 全钾含量及定植后 60 d
    全钙含量呈现迅速下降;茎中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 20.92、4.45、50.85 g/kg 下降
    到 13.79、1.01、26.00 g/kg,全钙、全镁呈上升趋势,分别从 5.06、0.31 g/kg 上升到 10.97、0.36 g/kg;叶全氮、
    全磷、全钾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 48.96、4.41、34.03 g/kg 下降到 24.52、1.65、15.76 g/kg,全钙、
    全镁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从 15.37、0.43 g/kg 上升到 16.38、0.52 g/kg;果中全氮、全磷、全钙、全镁元
    素含量均在定植后 32 d 最高,分别为 42.75、6.43、5.40、0.32 g/kg,然后均下降;全生育期内对 5 种元素需求
    的大小顺序为钾 > 氮 > 钙 > 磷 > 镁,各元素吸收量比例约为 1∶0.11∶1.23∶0.39∶0.01。本研究结果为番茄植
    株健康生长和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 刘凯,李津津,王红霞,李林晴,赵书岗,张俊佩,马庆国,张志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核桃 JAZ 基因家族在核桃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隐马尔科夫模型与转录组数据结
    合的方法,在核桃全基因组数据库搜索 JAZ 家族基因,对该家族进行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启动子
    元件、蛋白互作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和低温胁迫下的转录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核桃 JAZ 基因家族包含 17 个成员,
    蛋白长度范围为 138 ~ 385 个氨基酸 , 开放阅读框为 417 ~ 1 149 bp,等电点为 8.47 ~ 10,全部为碱性不稳
    定亲水蛋白;含有典型的 TIFY 和 jas 2 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聚类分析发现,该类基因可分为 Group A、Group
    B、Group C 和 Group D 4 个亚族。在低温胁迫 48 h 后经转录表达分析,JrJAZ1、JrJAZ3、JrJAZ4、JrJAZ5、
    JrJAZ7、JrJAZ9、JrJAZ15、JrJAZ16 为差异表达基因,推测可能响应低温胁迫。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该
    类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 张新超,张新宇,唐敏,张雪梅,李寒,齐国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核桃组培苗瓶内生根影响因素,以‘绿岭’核桃组织培养继代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3- 吲
    哚丁酸钾盐(K-IBA)和吲哚丁酸(IBA)对组培苗瓶内生根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K-IBA
    和 IBA 均对‘绿岭’核桃瓶内生根有促进作用,组培苗培养 30 ~ 40 d 开始形成不定根,K-IBA 处理开始生
    根时间较 IBA 处理早,根系生长快,但根系细嫩,培养 50 d 时 15 mg/L K-IBA 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
    51.85%、平均根长 26.87 mm,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 30 d 时 15 mg/L K-IBA 处理的组培苗内源激素
    IAA、ZT 含量最高,分别为 221.34、127.50 μg/g · FW,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 30 d 和 40 d 时 15 mg/L
    K-IBA 处理的组培苗内源激素 IAA/ZT 比值为 1.74 和 2.85、IAA/ABA 比值为 19.59 和 14.51,均最高。因此,
    在生根过程中 15 mg/L K-IBA 处理可促使生根率提高以及根系的伸长。
  • 赵娜,郭小鸥,王丽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 (GC-MS) 技术对 6 个草莓品种的果实香气物质进
    行测定,分析不同草莓品种的果实香气物质差异及共有香气物质。结果表明,6 个草莓品种共检测出 131 种香
    气物质,其中有 21 种共有香气物质;‘甜查理’和‘圣诞红’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红颜’品种的香气物质
    种类最少;‘艳丽’与‘隋珠’品种的香气物质总相对含量最多,总相对含量最少的为‘章姬’品种;经过主
    成分分析,‘红颜’和‘圣诞红’品种的香气物质较为相似,‘艳丽’和‘隋珠’品种较为相似,‘甜查理’
    和‘章姬’品种的香气物质差异较大。6 个草莓果实的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以酯类物质最多,酯类的相对
    含量占总香气相对含量的 50% 以上,最高的达 73.34%;1- 己醇、己酸 2- 己烯酯、2- 庚酮及 5- 丁基二氢 -
    2(3H) - 呋喃酮是 6 个草莓品种的特征挥发性香气成分。
  • 李凯,商佳胤,张娜,田淑芬,黄建全,王丹,苏宏,王超霞
    2021, 44(1): 67-74. https://doi.org/A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天津产区玫瑰香型葡萄品质特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 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
    MS),内标 - 标准曲线定量、气味活性值分析及果实香气轮廓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巨玫瑰’葡萄的果实香气。
    结果显示:天津产区‘巨玫瑰’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出 49 种香气化合物,定量结果显示,以酯类、醛类、醇类和
    萜烯类为主,其中乙酸乙酯、反式 -2- 己烯 -1- 醛、1- 己醇、里那醇、正己醛、反式 -2- 己烯 -1- 醇、β- 蒎
    烯和 2- 苯乙醇是主要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结果显示,‘巨玫瑰’葡萄果实香气主要由 17 种活性呈香成分贡献,
    气味活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反式 -2- 己烯 -1- 醛、正己醛、丁酸乙酯、里那醇、异丁酸乙酯、1- 辛烯 -3- 醇、
    己酸乙酯、苯乙醛、2- 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香叶醇、反式 -2- 己烯 -1- 醇、正庚醛、香茅
    醇、丙酸乙酯和 β- 蒎烯。香气轮廓简单直观地显示,‘巨玫瑰’果实香气主要由植物类、水果类、脂肪类和
    花卉类气味构成。
  • 王斐,刘慧君,陈湘宁,王萍萍,汤茜,刘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次氯酸钠对鲜切洋葱安全营养品质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工厂消毒鲜切蔬菜方式,用次氯
    酸钠消毒鲜切洋葱,分析在 25 ℃贮藏条件下感官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营养指标、微生物指标、风味物质和微
    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鲜切洋葱感官品质下降,消毒处理组比未消毒处理组下降慢;0 ~ 4 d
    内未消毒组 pH 持续下降至 4.75 左右,消毒组 pH 值基本不变,始终保持在 6.4 左右;失重率逐渐上升至 4%(消
    毒组)和 4.5%(未消毒组)。消毒和未消毒鲜切洋葱 POD 酶活性均持续下降;鲜切洋葱 Vc 和类黄酮含量不断
    下降,
    4 d后消毒组Vc高于未消毒组,但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菌落总数上升,但消毒组和未消毒组无显著差异;
    鲜切洋葱经次氯酸钠消毒后,损失了洋葱特有的风味物质甲基丙基二硫化合物和二甲基四硫化合物,3 ~ 4 d 后,
    未消毒和消毒组洋葱中均损失了醇类和大部分酯类芳香物质,以及洋葱特有的风味物质二丙基二硫,其中未消
    毒洋葱还损失了甲基丙基二硫化合物和二甲基四硫化合物,产生了具有硫臭异味的二甲基三硫醚,以及其他物
    质硫代丙酰胺、双酚 A 和棕榈酸,表明鲜切洋葱品质的下降与风味有关。洋葱中细菌的物种多样性随着贮存时
    间延长降低,次氯酸钠消毒可以降低洋葱中细菌物种多样性。次氯酸钠对洋葱中的细菌总数无明显变化,对洋
    葱中的肠细菌属和明串菌属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魏斯氏属细菌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
    钠可以延缓鲜切洋葱感官品质、失重率、维生素含量的降低,破坏 POD 酶的活性,对类黄酮含量无影响,使醇类、
    酯类物质与部分硫代化合物减少,产生具有硫臭异味的二甲基三硫醚。同时抑制肠细菌属和明串菌属细菌生长,
    对魏斯氏属细菌无抑制作用。
  • 袁森,杜明星,李博生
    2021, 44(1): 85-90. https://doi.org/A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豆渣为大豆加工的剩余物,利用率低,电解水(Electrolyzed Water,EW)是 1 种酸碱温和,环境友好的溶剂。
    此实验以豆渣为原料,目的是对电解水替代强碱提取大豆渣可溶性多糖的方法进行探究优化。以电解水不同程度
    代替传统工艺中所用的 NaOH,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分析法得到了电解水提取大豆渣多糖最佳工艺
    条件:提取温度 65 ℃、提取时间 70 min、提取 pH =11、料液比 1∶10,所得大豆渣可溶性多糖提取率为 8.71%;
    优化实验中得到了当 EW∶NaOH(V∶V)=4∶6 时综合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 12.08%。该方法与传统碱提法
    的提取率相近,但减少了 40% 的强碱使用量,在工业生产上不失为 1 种即经济又绿色的提取方法。
  • 杜佳燕,武菊平,王婧瑶,耿丽平,李博文,刘文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醋液是活性炭生产的副产物。为实现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本研究采用辣椒种子发芽试验和微生物平板
    培养试验,探究了木醋液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对有益菌 / 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木醋液稀释
    100、250、500 倍后浸种,与对照相比提高了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幼苗高度和根耐性指数,增幅
    分别为 4.72% ~ 10.38%、2.44% ~ 13.06%、12.60% ~ 39.45% 和 48.50% ~ 132.34%,其中木醋液稀释 250 倍
    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效应最佳。此外,木醋液稀释 250 倍也促进了有益菌的生长,枯草芽孢杆菌活
    菌数比对照显著增了 233.93%,同时显著抑制了辣椒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专化型Ⅱ和专化型Ⅳ的生长,其菌
    落直径分别比对照减小 5.27% 和 6.23%。因此,木醋液稀释 250 倍可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抑制辣椒专化型病原
    菌的生长。
  • 宋若楠,饶雪琴
    2021, 44(1): 97-101. https://doi.org/A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是危害兰花的重要病毒。为对建兰花叶病毒广东分
    离物运动蛋白 TGBp1 进行研究,本试验制备了 TGBp1 多克隆抗血清,将 CymMV 广东分离物 TGBp1 基因克
    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其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血清,并对 TGBp1 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表明,TGBp1 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1.5 kD,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并以纯化的融合蛋
    白为抗原成功制备了 TGBp1 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该抗血清与融合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反应;
    间接 ELISA 结果显示其效价高达 524 288 倍。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结构特征与已报道的 CymMV 其他
    分离物基本一致。本研究所制备的 TGBp1 多克隆抗血清具有专化性,为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彦恩,刘晓凤,王红雨,高玉洁,张金林
    2021, 44(1): 102-106. https://doi.org/A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除草剂新靶标转酮醇酶,采用农药分子合理设计的方法,对化合物 α- 三联噻吩进行结构改造,
    以异噁唑胺为核心杂环,引入噻吩、呋喃、苯并咪唑等杂环结构,设计合成 9 个异噁唑胺类化合物 5(a-i)。所
    有化合物均经 1 H NMR 和元素分析验证,除草活性筛选发现,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 5c 和 5f 表现出较高的除草
    活性,在 200 mg/L 浓度下,对马唐和反枝苋的根茎抑制率达到 90% ~ 96%,其优于阳性对照药剂丙炔氟草胺
    (80% ~ 88%),表明以异噁唑胺为先导,引入苯并咪唑基团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且 5c 和 5f 有潜
    力作为除草剂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结构优化。
  • 王晗,饶伟丽,张志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用于冷藏羊肉保鲜的可食性薄膜中纤维素的种类,将可食性纤维素薄膜应用于冷藏羊肉的保鲜中,
    比较了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MC)4
    种可食性纤维素薄膜与日常使用的市售聚乙烯(PE)保鲜膜的机械性能、氧气透过率、透光率等指标;探究了
    5 种薄膜保鲜冷藏羊肉的 pH 值、TVB-N、滴水损失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CMC 胶液粘度适中;CMC、PE
    薄膜感官评价较好,透光率较高;CMC 薄膜水溶性、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阻气性优于其他几种薄膜。应用
    于冷藏羊肉中,PE 薄膜效果较差,肉样发生酸败,CMC、HPMC 效果较好,有效延缓了 pH 值、TVB-N 和滴
    水损失的升高,保鲜期为 11 d,提高了 50%。
  • 郭康康,崔欢,张诚,张博,陈立功,刘聚祥,董世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 1 株 H7N9 亚型禽流感毒株 A/environment/Hebei/621/2017(H7N9)简称 EN621 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
    分析, 研究其遗传进化趋势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 该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
    酶(Neuraminidase,NA)分别与人源流感毒株的 HA 和 NA 属于同一进化支进化而来, EN621 毒株 HA 蛋白
    的裂解位点存在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符合典型高致病性 AIV 特征;HA 蛋白上有 4 个糖基化位点与人源流感
    毒株 HA 蛋白糖基化位点一致, 且第 226 位氨基酸为 Q, 优先与禽类 α-2,3 唾液酸受体结合;NA 蛋白上有
    6 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人源流感毒株 NA 蛋白糖基化位点一致;NP 蛋白第 184 氨基酸位点由 A 突变为 K, 对
    于 AIV 的复制和致病性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提示 EN621 毒株存在感染人的潜在可能性, 应加强 H7N9 亚型
    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保障公共安全。
  • 赵晓顺,赵达卫,闫青,胡雨裳,于华丽,于凤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传统播种机地轮打滑导致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了电控精量播种系统,并确定了电机控制数
    学模型。通过 Z-N 法和模糊控制完成 PID 参数整定,借助 MATLAB 完成模糊 PID 控制的设计和 Simulink 仿
    真,将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了 0.23 s,提高了控制精度。土槽试验台对比试验表明,电控精量播种系统较传统播
    种系统播种合格指数提高了 6.04%,漏播指数下降了 4.57%,重播指数下降了 0.61%,合格粒距变异系数下降
    了 2.23%,播种均匀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系统的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和合格粒距变异系数均满足
    JB/T 10293—2013《单粒(精密)播种机技术条件》的要求,播种质量指标的变化均在 6% 以内,具备较好的
    播种稳定性。
  • 李瑜玲,吴华瑞,黄媛,缪祎晟,杨英茹,田国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蔬菜温室内植株和温室结构会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传输,同时节点间相互干扰也会造成网络性能下降。
    考虑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对高容量低能耗功率控制方案的需求,首先以黄瓜温室为例,通过实验对信号损耗特
    性进行测试,并建立了信号路径损耗模型。基于此,引入节点信噪比阈值和节点剩余能量均衡比为每个无线传
    感器节点定义效益函数,在动态博弈下研究了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功率控制方案,并得到节点效益函数的适宜
    匹配权重因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基于设施黄瓜温室无线信号传输特性提供了 1 种功率控制策略,节点通
    过动态感知剩余能量与路径损耗能够实施高效节能的功率控制方案,从而降低网络能量损耗,提高网络传输性能。